第二节 民主党派工作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1 12:00

 1956年,境内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岳阳小组建立,有3名成员开展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九三学社长沙分社直属岳阳小组、民进长沙市委直属岳阳联合支部、民革湖南省委直属岳阳支部、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岳阳直属支部;致公党湖南省工委岳阳直属支部先后成立,开展括动。中共岳阳地委、市委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贯彻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加强民主党派工作,先后为民盟、民革、九三学社中因历史运动受到错误处理的6名成员平反,恢复政治名誉;支持帮助民主党派抓好组织发展工作,各民主党派成员逐步增加,基层组织普遍建立。1983 年,协助民革、民盟、民进、九三学社分别召开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4个党派的岳阳市委会。1989年11月,市委统战部约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形成《关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座谈意见》,对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思想建设达成共识。同时.中共市委及市委统战部注重协助各党派市委加强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以各种会议、学习班、座谈讨论会等形式向民主党派、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统战政策,重温中国革命史和与中共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史,提高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参政意识。1990年,恢复建立岳阳市社会主义学校,后更名为岳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民主党派成员和非中共人士。至1999年,共举办培训班2l期,培训学员1300多人次。

 1990年11月,制定《中共岳阳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对政治协商形式、内容、途径及如何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等作了明确规定。1993年3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以下简称民建)岳阳市委成立,1994年1月,中国致公党(以下简称致公党)岳阳市委成立。至此,市内7个民主党派(除台盟外)都建立市级组织。2月,制订《中共岳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同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几项规定》;中共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统战部还就加强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对口协商等问题制订相关具体措施,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渠道日趋畅通,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1995年,中共市委、市政府拨款130万元修建民主党派办公大楼,更换工作用车。中共市委和市委统战部从协调关系、考察干部以及经费和具体筹备工作等多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保证每次换届工作顺利进行,逐步提高民主党派各市委领导班子的整体索质和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1996~1997年,九三学社、农工党、民革、民盟、民进岳阳市委先后换届,致公党、民建岳阳市委进行届中调整,选举产生的新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力量增强。21名正副主委,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33岁,从事各项领导工作11人、科技工作4人、教育工作4人、医卫工作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3人、中级职称的8人;7个主委中2人担任处领导职务,5人具有高级职称,均属于影响较大的学术带头人或专业代表性人物;67个委员平均年龄53 6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47人。

 1990~1999年,中共市委、市政府召开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座谈会70多次,做到重大问胚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和建议。各民主党派注意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组织开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探讨解决方法,提出意见建议。1990~1998年,各民主党派及成员在市人大、市政协全会提交提案、议案329件,大会发言107 件,涉及岳阳市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对中共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有很好的参谋作用。1998年,中共市委书记张昌平主动约见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共同商定题目,请民主党派作调查研究。1999年6月,中共市委办印发《关于重大问题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调查研究的实施办法》,基本形成“市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模式。7个党派和市工商联共拿出8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为建设岳阳提供参考,其中3篇进入中共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程序。年底,7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13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