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三节工会工作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1 12:00

一、开展劳动竞赛

1949年7月,各县陆续解放,为巩固新生红色政权,各县工会向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爱国生产运动,恢复交通、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1950年,全国总工会发出“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号召。湘阴县职工积极参加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踊跃捐献22亿元(旧币,折新币22万元)支援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华容县工会筹委会发动职工捐购“华容号”飞机,共捐币15.6亿元。该县注滋口米厂职工通过竞赛,革新技术,提高稻谷出米率9.3%,全年增产大米10多万公斤。1954年,全国总工会下达《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境内职工以张明山、王祟伦为榜样.迅速掀起技术革新热潮。岳阳县集材场工人成国瑞建议在港口用木架跳板起卸术材,缩短运距,3个多月节约开支2.8万元。装卸七分队创造拱形装车法、无支挂眼装车法和插术装车法,被评为全省甲等模范集体。

1956年2月,全国总工会作出《关于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决议)后,各级工会开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群众运动,订立包教包学、师徒合同,组织推先队,观摩表演、传授技术。 1957年2月,各级工会开展以增产节约为中心内容的先进生产者运动。临湘县参赛学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职工达95%,涌现先进单位50个,先进生产(工作)者488人,革新标兵302人。

1963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开展“五好”企业和“五好”职工竞赛问题的报告》,工会发动职工制定“五好”规划和措施,开展比、学、赶、帮,有95%的职工投入竞赛,地区总工会总结推广3517工厂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恬动的经验。至1956年,全区工交、财贸系统涌现“五好”集体236个,其中 “五好”班组136个;“五好”职工1264人。

1973年6月工会恢复后,劳动竞赛逐步恢复和发展。1978年,各级工会根据“工业学大庆”、“财贸双学”(学大寨、学大庆)精神,以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开展“小指标百分赛”的厂矿企业达89%。1980年6月.岳阳地委转发地区工会《关于开展为四化立功活动情况的报告》,地区工会召开“为四化立功活动”经验交流会,至1981年4月,全区1106个基层单位开展立功活动的达838人,占76%;进行评功庆功的单位664个,集体立功的1963个,其中一等功228 个,二等功550个,三等功1185个;个人立功33651人次,其中特等功3人.一等功2914人次,二等功8537人次,三等功22197人次,职工提合理化建议29782件,采纳20364件,实施15837件,攻破技术关键18项,推广新技术11件。

1985年8月6日 ,地区工会在省第二纸板厂召开全区劳动竞赛现场经验交流会。1985—1987年,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组织职工群众开展“一条建议一片心,关心企业当主人” 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全市开展技术革新3900多项,创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职工提合理化建议331350余条,被采纳8.56万余条,实施 3.34万余条,创效益4000余万元。至1986年底,全市已建技协团体会员组织单位53个,拥有技协会员l 4万人,攻破各种技术难关1000余项,创经济效益2547万元。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2224期,培训职工7.59万人次。推广新技术一440余项,新增产值900多万元。

1987年后,围绕改革开放,以“双增双节”、 “质量效益”为中心,组织开展系列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1998年,市总工会开展“我为搞好企业献一计,我为岳阳发展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参加单位160多个,10万人,提建议11万条,采纳5 4万条,实施3万条,创造价值5000万元。至1999年,市总工会组织创一流、增效益、夺优势、献厚礼“质量效益杯”劳动竞赛。共有324个基层工会组织参加竞赛活动,参赛职工212.6万人次。提合理化建议6万余条,创经济效益8597多万元,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从1992年开始组织的女职工“芙蓉杯”竞赛,获省、市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一致好评。1999年,全省女职工“芙蓉杯”竞赛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岳阳市召开,并获全国总工会表彰。全市各级工会结合劳动竞赛,加强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的培养、进拔和管理。至1999年底。有11个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8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4人被评为全国劳模和先进生产(工作)者,348人被评为省劳模和先进生产(工作)者,287人被评为市劳模。

二、参加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私营企业根据《私营工商企业中劳资双方订立集体合同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国营企业普遍建立劳资协商委员会;签订劳资集体合同,作为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初步形式和维护职工利益的有效措施。1950年2月,国营企业按照《关于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精神.凡有职工200人以上的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1951年,华容县城关、注滋口2镇87家私营工商企业,有56家签订劳资合同。1953年6月,岳阳县签订劳资合同的有190家。

1957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在企业实行党领导下的常任职工代表大会制(以下简称职代会)。1958年3月,临湘县总工会在县邮电局试点。1961年4月,湘阴县总工会在汨罗区供销社试点。中共中央《国营工业企业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颁布后,各级按照规定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1964年8月.地区工会召开实行职代会的经验交流会,地、县两级所属460多个基层工会参加。岳阳贮木场和岳阳县总工会介绍经验。11月,岳阳地委转发地区工会《关于岳阳县全面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报告》。至 1966年4月,境内工业、交通、基建、财贸系统有459个企业推行职代大会,推行面达88%。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代会在多数单位停止召开。1975年,县工会和地区直属基层工会逐步恢复职代会。至1978年底,职代会在工业、交通、基建企业恢复和建立达38%。

1981年9月,全区各级党、政、工会召开企业民主管理会议,传达贯彻《国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10月,下发《岳阳地区推行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划》。是年冬.推行职代会的面达 40%,工业、交通、基建企业达55%,县级以上企业达75%。 1982年7月,地区工会职合7家部门进行企业民主管理大检查,在地区直属单位评出16个先进单位,在县属单位评出87个先进单位。9月,地委批转下发地区工会《关于全区企事业单位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至11月.共有934个单位建立职代会,占应建基层工会的93.6%。1985年.全国总工会主席团会议提出职代会与工会在“五个层次”上的结合,用以消除机构重叠、人员重合、工作重复的现象。1986年下半年,市属企业民主管理领导小组下发《关于理顺工会和职代会关系,实行组织机构和工作结合的几点意见》,至1987年,实行两会结合的单位达1007个,占应建职代会单位的 88.95%。1989年,市总工会联合经委、财委、建委、交委下发《岳阳市贯彻执行(企业法),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成立,在全市建立女职工委员会848个.占88%。各级女职工委员会着眼于女职工特殊权益的维护,组织女职工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开展女职工妇科病普查,评选。五好家庭”,提高女职工的社会地位。开展评选职工最信任的厂长(经理)和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优秀厂长(经理)活动。1990年1月中旬,市总工会召开职工最信任的厂长(经理)表彰大会,全国总工会在《工人日报》进行报道。是年,市总工会同市经委、市建委、市财委、市交委联合下发《岳阳市贯彻执行 (企业法),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在企业中实行“双保合同”制的试行办法》,促进职代会的“五权”落实和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立。 10月28日 ,市政府同市总工会第一次联席会议后,出台《岳阳市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措施》和《岳阳市关于政府(行政)同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为工会参政议政进一步畅通渠道。1992年,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民主评选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优秀厂长(经理)活动。“五一”期间,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经委,对市属企业中的14位优秀厂长(经理)和12名厂长(经理)进行表彰。1994年lO月,《劳动法》颁布,加强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至1995 年11月,各类企业职工与企业共签订劳动合同29万多人份,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12月,市总工会紧紧抓住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个“牛鼻子”,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年底,全市有783家企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覆盖14 2万名职工,建制率达91 3%。同时,加大合同履约兑现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提高集体合同的质量和履约率,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不断加强。有340家企事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词解劳动争议429件;179家企事业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980家基层工会进行社团法人登记。共成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词解机构646个。占应建单位的33.5%。1998年,市总工会和市工业工委表彰11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优秀厂长(经理),职工董事、监事制度逐步建立。4月,市总工会与市纪委等7家单位联合转发省纪委等6家《关于建立和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的意见》,至1999年底.全市国有大、中型改制企业5家,工会主席进董事会的12家,副主席等职工代表进监事会的8家。全市有800多个单位实行厂务公开。有800多个单位开展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在市属298家企业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中,有46名领导干部没有达到60%的信任票,干部管理部门据此作出相应调整,25人被免职、4人被降职、17人调动工作岗位。全市企业共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780个,累计调解劳动争议1.2万多起。建劳动法律法规监督委员会或小组643个。有641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553家企业坚持一年召开2次职代会。在企业推行“厂长智囊团”、“厂长参谋会”、“厂长接待日”、“民主信箱”、“厂情发布会”、 “民主质询”、“民主咨询”、“民主对话”、“民主座谈”、“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评选职工最信任的厂长”、“签订双保合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厂务公开”、“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等形式和制度,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得到落实,民主管理日趋活跃。

三、关心职工生活

救济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政府留下大里城镇失业工人,给人民政府带来就业压力。1950年4月,省总工会发出《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通知》。各县成立救济失业工人组织,工会担任救济失业工人的具体工作。采取介绍到新建立的工厂、农村等企业就业;兴办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动员219户已歇业的资本家重新开业,失业工人回到原岗位;由政府下发救济粮款等办法。同时,各级工会对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一定补助。其经费来源是从工会会费(提取20%)和行政福利费中开支。1952年,按国家规定从企业奖励基金中提5%用于困能补助。1957年始,按照从企业奖励基金中提取10%的规定,每年由工会统一掌握,用于困难补助。并采取定期和临时补助两种方法,解决困难职工实际问题。其后,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1959年,岳阳、平江、湘阴3县工会共发放困难补助费4.1万元,补助职工2580人。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5县共发给,36687名职工定期和临时性补助费94.45万元。1965年.岳阳地区各级工会共补助困难职工23739人、30579人次,总金额49 504万元,其中由工会会费支出8 005万元.企业奖励基金支出4.306万元,企业福利费支出37.191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单位中止职工困难补助。1978年困难补助逐步恢复。至1981年,实行困难补助的单位1087个,职工182434人,补助职工36821人,补助金额122.22万元。1980~1989年底,共支付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2150.88万元。

互助互济各级工会发动职工发扬阶级友爱,对职工生活中的困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互助有两种形式,一是经济互助.二是劳力互助。经济互助主要是建立互助储金会,职工发生临时生恬困难,可随时向互助储金会借支,定期归还。其经费来源,除自愿入会的职工交纳一定的储金外,工会还拨出经费作为基金,有的企业也从生活福利费或企业奖励基金中拨出经费作为基金,以补不足。1953年,211工厂建立互助储金会,为境内建立互助储金会最早的单位。1954年后,逐步下放到车间、工段小组管理,困难职工不再向厂行政借支。1964年,境内参加互助储金会的职工达48802人,占已建立工会组织单位职工的53%,总金额达47.12万元。1965年,参加互助储金会的人数增至52441人,储金总额增至59 .82万元。

“文化大革命”中,工会瘫痪,许多摹层工会互助会解散。1978年随工会活动恢复而恢复。1988年11月,岳阳市总工会职工互助基金会正式成立。有成员单位88个,会员5.5万人。每个会员一次性交纳会费2元。共集基金11万元。至1990年11月,基金会拥有会员单位128个,会员73253人,共有互助基金本金146506元,息金31648 元,市总工会资助22032元,合计20.2万元;职工互助储金会增至3899个.参加互助会的职工145795人,储金总额增至1580.34万元。基金会将利息收入解决职工中的特殊困难户,1988~1990年,补助特殊困难户57户,补助金额18850元,每户最少200元,最多800元。1996 年7月,市总工会发出《关于扩大市职工困难互助会会员基金的通知》,1997年,会员基金由每人2元提至20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总工会针对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并使之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送温暖”工程发展。在全市开展建立“双联系”制度活动,帮助特困企业和特困职工解困。先后同5家特困企业建立联系点,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1997年,市总工会成立职业消费俣作总社和配送中心。并联合工商、税务等8家单位下发《关于办好我市各级职工消费台作社的通知》,年内新发展职工消费合作社83家,使全市职工消费合作社达110家,兴办工会企事业3家,安置富余职工和待业人员300多人;1989~1998年,市职工困难互助会共补助困难职工870人,补助金额226251.28元。1999年.困难互助会会员达12万多人,筹集基金100多万元。补助困难职工287人,补助金额 5.17万元。至年底,为18870名特困职工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2600名特困职工颁布《特困证》,使他们在就业、经营、就医和子女就读等方面享受政府给予的照顾。期间,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为特困姐妹献爱心”的“芙蓉爱助”活动,为113名特困女职工进行补助。

集休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工会协助和督促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关心职工集体福利。60年代初,各级工会发动职工自种蔬菜、杂粮、养猪、养鸡,自力更生渡过难关。1965年,集体福利事业发展,已建职工住宅20.91万平方米,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建有幼儿园、托儿所、哺乳室49个,受托儿童1452人,有保教人员134人。

1981年7月,《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颁发后,基层工会运用职代会对职工生活福利方面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为职工办好事1200多件。至1983年,已建立工会组织的979个基层单位中,有职工食堂2523个,浴室505个,理发室87个,集体宿舍建筑面积达70.25万平方米,住宿职工49095人;建家属宿舍112.08万平方米,住宿职工28803户;建幼儿园、托儿所158所,有工作人员566人,其中保教员456人,受托儿童5252人;有妇女卫生室12个。同时,各级工会组织开展食堂、托幼、宿舍、澡堂,医务、环境卫生和绿化等内容的职工生活后勤“一条龙”竞赛。1987年,开展生活后勤达标赛,并把竞赛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市总工会直接组织的县级以上单位,以省总工会等8家规定的标准考核,考查职工食堂、宿舍、医院、幼儿园、澡堂为主要竞赛项目,1989年增加种养项目。二类由区、局工会组织小型企事业单位,以建设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幼儿园、小医务室为主要竞赛项目的“五小”建设竞赛。三类是由县(市)组织的以 “五小”建设为主,兼有生活后勤的达标赛。市直48个参赛单位,有29个做到食堂餐馆化、澡堂淋浴化、环境绿化、厂容厂貌公园化。同时促进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改善了职工生活、工作环境。1990年,全市有职工食堂的基层单位达1212个,设有食堂3141个;有浴室的基层单位642个,设浴室1214 个;有托幼园所的基层252个,设托幼园所(室)292个,受托儿童13014人;设女职工冲洗室129个,职工疗养院、休养所2个,床位73个,年内疗养职工75人。

劳动保险  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保条例》),对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待遇作出系统规定和法律保障。各级工会把管好劳保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严格把关,逐步扩大保险范围。至1952年,有41家企业贯彻实行《劳保条例》,有5371名职工享受劳保。 1957年底,实行《劳保条例》的单位和参照《劳保条例》实行劳保集体合同或其他劳保办法的企、事业单位1113个,亭受劳保职工38296人。1965 年,岳阳专区实行劳保单位支付费用27.35万元,实行劳保集体合同的单位支付费用6.94元。

“文化大革命”中,劳保工作受到冲击,错支、乱支等现象严重。1981年,境内开始整顿保险工作。地、县两级举行劳保业务培训班25期,培训干部和劳动积极分子1674人;基层举办培训班573期,培训11896人。向职工进行劳保再教育;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险委员会和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建立健全支付劳保待遇的手续、制度,并核实工龄和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纠正不应当享受劳保待遇的供养直系亲属15484人,金额达20846元:重新登记劳保卡片118771份,重新发放劳保待遇证,确定供养直系亲属 1413029人。至1982年底,全市验收合格的有434个单位,占84%。1987年,实行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和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保险。职工退休费的发放,由各级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险单位负责;企、事业单位由劳动部门或财务部门或职工离退休管理处(办)负责,各级工会协同核实劳动保险费。也有些企业工会只负责职工丧葬补助、抚恤救济、疗养和困难补助等费用支付。

四、职工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工会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项政治运动,渗透到各行各业。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工会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有800多名青工报名参加志愿军,赴朝抗美,并发动职工捐钱购献飞机大炮。1955~1956年,对职工进行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的教育。

60年代,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3517工厂工会培养工会积极分子占职工总数三分之一,针对职工思想变化的“12个时机”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使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群众化、经常化。

1973年11月,省总工会在锡矿山召开“忆苦批林”现场会,岳阳地区L会复制20多套《矿山血泪史》实况录音,翻印13万多册《忆苦批林录》、《矿山血泪仇》。有8万多名职工受到教育。组织青工访贫问苦,进行“三史”调查,参观“忆苦窿”和阶级教育展览馆。据湘阴、华容、临湘、平江4县322个单位和28个中央、省、地属企业统计,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有1369名后进职工有屁著转变。

1979年后,各级工会按照《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草案)》要求,通过采取上大课系统讲授、组织演讲和巡回报告、专题讨论、知识竞赛、实物图片展览、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等形式,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势与任务、理想与道德、法纪法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工培养成一支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队伍。1983~1985年,各级工会把组织职工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工人阶级》、《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同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各种演讲比赛、先进典型巡回报告,激发职工参加改革开放的积极性。1990年2月,在全市职工中开展“国家有困难,企业怎么办?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为?”的讨论。参加讨论的工业企业有257个,12 799万人,共提合理化建议15万余条,创经济效益1630余万元。1992年始,市总工会着限于建立“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人开展以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树立一批窗口行业示范单位和评选出一批文明家庭。1998年,在全市职工中评选职工道德 “十佳”。10月,市总工会在鹰山石化厂召开全市职业道德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把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推向高潮。各级工会还以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召开等重大事件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全市工会系统举办大型文艺晚会500多台次,观众达20多万人次。组织全市53个单位、 4.2万名职工参加企业党建知识竞赛活动。

职工文化技术教育50年代初,境内文盲和半文盲职工约占70%,为满足职工学习文化的迫切需要,各级工会以扫盲为主,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952年,各级工会贯彻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工人群众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盲教育运动》的指示精神,发动职工参加扫盲运动。至1956年,职工中的文盲和半文盲降至28%,90%以上的青壮年职工已脱盲。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职工队伍扩大,工艺、工技水平不断提高,业余文化教育由以识字为主转人文化、技术并重的轨道,办学形式由单一型转为由县工会、厂矿、车间三级办学,或由系统、行业、多单位联合办学,集中与分散等多种形式办学。1958年大跃进后,职工业余学枝或工人夜校大部分转为政治、文化、技术综合型的政治夜校或红专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处于瘫痪状态。1979年,33个中央、省、地属厂矿企业中,有23个单位办有职工业余学校30所,办学单位占70%,学文化的职工6743人,学技术的职工 7649人,入学职工占举办单位职工总数的30.7%,占33个厂矿企业职工总数的28%。1981年,国家《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下达后,职工业余教育移交企业行政办理,但境内有半数左右的厂矿企业仍将职工业余教育委托工会办理。通过文化、技术补课,使约70%的青壮年职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约 80%的徒工及  、二级工达到三级以上技术等级。1981~1990年,累计完成7.44万名职工的初中文化补课任务,合格率占应参加文化补课职工总数的82%;完成 8846名“两下”(40岁以下、初中文化以下)干部的高中、初中文化培训任务,累计完成6.2万名职工的初级技术补课任务,合格率占应参加技术补课职工总数的83%;累计培训1~3级初级技工23102人、中级技工35883人、7~8级高级技工7086人;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基层工会516个、职工28万余人(次)。各级工会以劳动竞赛为依托,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比武、技术攻关等一系列群众性生产竞赛恬动。各级工会职工技协加大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1996年,组织技术培训28次,培训1346人,技术革新和推广先进技术108项,创经济效益1432万元。市总工会技协办作为工会界的代表,积极组团参加1997年全国新产品、新技术交易会,达成意向协议近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