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时期政权政务 卷

第三节主要政务活动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1 12:00

厉禁烟毒  民国初期,各县均设禁烟委员,成立勒戒所和戒烟医院,并在城陵矶和湘阴县白水设立戒烟分所,厉行查禁。民国9年1月,城陵矶禁烟分所查获从铜仁县装碱水船运往汉口、上海行销的烟土1000多两。10年,城陵矶检查所又在一只路过岳阳的江西船上从船底右旁夹板内查获烟土150多包,计7000余两。民国 1~29年,华容县共查处烟案713起,禁毁烟土302.5公斤,烟具500余件,戒绝烟毒的烟民2847人;湘阴县共处理烟案365件,烟犯406人,其中判刑42人,罚款265人。30年,在平江、岳阳2县铲除烟苗200余株。并将岳阳县永和乡第一、二保栽种烟苗犯刘泉生、李应臣就地执行枪决。戒烟禁令在地方执行较为严厉,但在国民政府军队中却难以执行。驻扎岳阳的国民政府军队,竟明目张胆在天岳山组织烟土转运公司,所有烟土概由该公司专营,并依照烟土转运公司成例出卖烟土,一律贴有印花,以示区别。在转运中为预防受阻,竟派部队护送。烟土公司经理、管事从中得利。

办学兴教 民国元年,中央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法令》,各县遵循教育改革令,废除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讲经课,提倡男女受教育平等,禁止体罚学生,将学堂改称学校。2年,岳州府中学堂改为湖南省第三联合中学,20年8月改为岳郡联立中学。有志之士,视教育为挽救国家命运之举,纷纷创办学校,教育事业日益发达,乃至穷山僻壤,都设有学校。24年,开始实施短期义务教育,岳阳、湘阴、平江县开设短期小学30个班;临湘、华容县开设 20个班。各县先后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先招聘短期小学教员,然后在各乡偏僻而未设学校的地方开办一年制或两年制的短期小学,学生免费入学;课桌、椅学生自备;语文、算术读本由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发。作文、算术、大小字作业本、毛笔、石笔、石板、砚池、墨、算盘由县统一发给。学生学习一年期满,一般能识1000字左右,可阅读普通书报,能四则运算。教员再另迁地址招生开课。短期小学分全日制、半日制,灵活多样。

民国27年11月,日军入侵临湘、岳阳县后,学校遭破坏。大都被迫停办或四处搬迁。但各级政府、教育工作者,不顾千难万险,不顾枪林弹雨,坚持恢复和发展小学教育。29年8月,国民教育开始实施,乡办中心国民学校,保办国民小学。34年。各县基本实现一乡(镇)一所中心国民学校,一保一所国民小学的计划。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境内有小学 2811所.学生86547人;公、私立中学14所,学生2486人;联师1所,学生116人。

征收田赋 民国1年,国民政府将地丁、漕粮合并为田赋,并取消遇闰年加征和废除各种加征名目。后因战事频起,军费猛增,各县掌权者乘机敲诈勒索,各种加征、摊派名目逐渐增多。4年,田赋改征银元,每两银折收银元1元5角。9年,境内共征田赋银元377550元。11年,征377547元,20年,征田赋正税计银元 38375元。征收田赋附加计银元735243元,为正税的1.91倍。23年,征收田赋附加计银元1040748元,为正税的2.69倍。24年,各项附加总额计法币1389224元,为正税的3.41倍。人民不堪沉重的赋役,拖欠田赋的日益增多,县、乡政府采取增设催征警措施,湘阴、岳阳、平江3县各增设20人,临湘、华容2县各增设15人,专门下乡催征积欠。28年,始建县一级财政。30年,田赋改征实物。按正税、附加总额,每银元征收稻谷2市斗。当年共征收稻谷266234石。36年,调定为每银元征稻谷2斗8升,借征1斗2升,带征公粮8升,募积谷5升,筑路附加3升,分保税费2斗,合计7斗6 升。

赈济灾荒、疫病  民国时期,境内救灾机构有官办和民办两种。救灾主要有赈灾、减免田赋、转移安置难民、修复水利等。民国7年,山洪暴发,华容、湘阴2县一日之间连溃58 垸,田地尽淹,人畜死亡无数。次年,各县连遭水灾、兵乱危害,粮食奇缺,人民流离失所。各县政府积极组织义赈,发给灾民银元、大米和棉衣等。17年,岳阳县政府成立救济院,设育婴、孤儿、残疾3所。次年,湘阴县成立救济院。18年,各县成立赈务分会。20年,遭受大水灾,共倒垸146个,淹田174.3 亩,受灾人口达163.2万人。岳阳定为特重灾区。争取下拨美国麦粉20万吨、银洋15.8万元,及时分发给灾民。23年,各县建立官仓、社仓。12月,各类仓存积谷共257986石。24年夏,岳阳、湘阴、华容、临湘、平江县遭水灾,仅湘阴、华容2县倒142垸,田园庐舍淹没,死亡群众无数。灾后,瘟疫流行。各县政府共发现洋18.55万元、寒衣4万件,免田赋390834元,并组织修复堤垸,帮助省巡回医疗队施诊。27年,各县成立难民救济分处,急赈转移难民。26~29年,日军飞机疯狂轰炸境内71次,入侵飞机537架次,投弹2080枚,炸死民众3137人,炸伤1691人。炸毁房屋.3024 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各县政府及时组织救济。并分4批送受灾难民到南县、澧县、安乡等县安置。35年,各县政府发放灾荒急救款1620.96万元,其中湘阴县458.72万元,岳阳县409.06万元,临湘县309.76万元,华容县294.2万元。平江县149.3万元。

民国22年夏秋之交,平江县东、南、北3乡虐疾流行,边远山区尤为严重,有的全家死亡,惨不忍睹。县长周仲衡以紧急文电报告上级,请求拨发救济经费和药品,在县约集县公发团开会,组织医疗队、尸体掩埋队,并昼夜兼程,徒步赴省面告省主席何键,次日午夜又随带役夫星夜赶回平江县,布置紧急抢救。经月余,方肃清其疫。

兴修水利  民国时期,“四口”和“四水”含沙鼓逐年增加,滩洲淤高,筑堤围垸增加。民国8年大水后,华容修禹甸、磐石、龙恩垸为禹磐院。13年,将16垸合并为6 垸。21年,各县设水利委员会,管理水利工作。20年,华容县遭大水后.县政府将护城、安息、蔡川、凌涛、陈公等九垸堤工局改组成护城堤工总局,组织群众加固堤防。同年冬,大水造成湘阴县溃91垸,组织群众修复,完成修堤土方121.17万立方米。24年冬,湘阴县又完成修堤土方216.25万立方米。是年,长江涨大水,临湘县堤垸尽溃,水退后,该县政府组织群众修复,筑堤50556米。27年1月15日~4月17日,华容县政府组织1.2万民工开凿注滋口引河工程,耗资2.2万元,开引河12华里,加速藕池洪流的排泄。34年,华容县政府整修塔市驿至砖江堤。次年7月完工,共完成土方94189万立方米。同时,开挖良心堡引河,疏通藕池河出口,加大泄量。到38年,经新围和合修,共有堤垸278个,其中湘阴县155个(包括民国年问新围的56垸),华容县77个,岳阳县42个,临湘县4个。临湘县于民国6年修建的石砌黄盖湖天宝闸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修筑公路 民国初期,开始修建公路。民国5年,岳阳县始建岳阳至长沙简易公路。16年,平江县政府截留田税、盐税,修筑平江至泪罗公路,与粤汉铁路衔接。19年,临湘县修筑长安至五里牌3公里公路。21年,华容县政府向全县民众派征4.3万块大洋,加修和兴筑华容至岳阳、南县、石首、鲇鱼须、调关、注滋口等6条县道,总长154.8公里,宽一般为3米,桥梁不配套,车、马不能全程抵达。23年,平江县始建平江至长沙、修水、通城3条公路,全长127.4公里,征工累计93万多个,耗资200.27万元。平长公路当年建成通车,平通路于25年建成通车,平修路于26年建成通车。24年,湖南省公路局修建长(沙)武 (昌)公路,临湘县组织民众在县境负责建筑平田铺至六房冲路基。36年,岳阳县修筑的县道有岳华路(岳阳至华容),长44.3公里;岳湘路(岳阳至湘阴),长45公里;岳平路(岳阳至平江),长80公里;岳临路(岳阳至临湘),长31公里;岳通路(岳阳至通城),长70公里,为270.3公里,都是沙石路面,多为临时性简易公路,排水沟、涵洞、桥梁均未到位,条条公路均不能全线贯通。

参与抗日  日军攻占武汉后,即大举进攻湖南,境内各县的国民党政府,在积极反共、屠杀共产党人的同时,也从民族存亡的大义出发,坚决投入了抗日斗争。在日军到来前,各县政府均召开应变会,研究交通沿线开展“坚壁清野”,进行游击战争和转移县政府等问题,训练区乡保甲人员,向他们宣传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及其妄想“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狼子野心,讲解兵役法规及战时防空应变常识,要求利用形势宣传抗日、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掀起全民族同仇敌忾之心;积极组建抗日武装,捕捉机会歼灭日军或配合“国军”对日作战;研究解决军需、民食和战时教育问题以及做好运送弹药、救护伤员等支前工作。民国27年11月,临湘县县长王翦波兼国民兵团团长,组建5个抗击大队,后改编为第九战区挺进第七纵队,任纵队司令,长期与日伪军周旋于临湘山水之间,直至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7年间,他指挥5 个游击大队一面顽固执行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凶狠地杀害共产党人,一面坚决抗日,历大小战役数百次,毙敌5000人,击毁敌人坦克、汽车数十辆,炸毁铁路桥梁、阻敌前进5处,毁坏日军军用火车 7列,缴获大批枪支弹药。27年12月岳阳县沦陷,反共的顽固分子、回乡军官胡春台,被岳阳县政府委以“岳阳县抗口自卫团第一中队”中队长,后又任第九战区湘、鄂、赣边区挺进第四纵队大队长,他先后历战100余次,毙敌500多人,所有武器皆取自敌人,敌人称之为“胡老虎”、“胡阎王”。25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国民党华容县党部、县政府迫于抗日形势和民情,于28年取消铲共义勇队,将247名武装人员转为甲种警察队,后改编为华容县抗日自卫团,县长罗世杰及继任者曹心泉、袁振基,亲自担任队长、团长之职,后队伍扩大至3个大队、9个支队,有2000人枪,抵御日伪部队的进攻,后来还与安乡、南县国民党政府地方武装实行联防,建立南华安自卫区司令部。司令部设安乡县,华容县县长袁振基任司令。

反共剿共 民国16年5~12月,华容县县长陈鸿宗指挥团防队推行“清共”、“屠共”、“铲共”政策,杀害共产党员和工农骨干分子860余人,华容县委、农协、工会等组织均遭破坏。7月22日~8月5日,平江县县长王紫剑带清乡军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抓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000余人,进行严刑拷打,分批杀害。17年5月,各县设清乡委员会,以县长为委员长,委员由县长指派豪绅担任。各县设挨户团总局,各区、乡镇设分局。为了彻底铲除共产党,各县政府在 “清乡”中强化保甲制度,严查户口,将所谓共、暴嫌疑分子列入另册,须五家联保。凡人另册的人,都是屠杀对象。如果捉不到入另册的人,将其亲属或族人拿来治罪,并乘机敲诈勒索。19年,岳阳县县长孙、世震组织铲共义勇队、武装守望队严密监视共产党员活动。20年,各县将挨户团改为保安团或保安大队,配备快枪,清剿共产党地下组织和地下武装。3月,岳阳县政府配合国民党军队血洗柘港洞7次,烧毁房屋600多间,焚烧山林11.7万亩,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 160多人。4月,华容县政府配合国民党军队“杀尽红军,血洗东山”,大肆捕杀革命群众和革命干部,仅石华堰一处就杀害53人。还颁布“自新”条例,对被共产党“胁迫”或受其“驱使”的男女青年一时盲从,又无重大“罪恶”或无明显职务的,均准予所谓“自新”。对携械“归顺”者可奖给枪支价格的三分之二钱。 35年,实行户口大清查,办理五户联结及户口另册登记。进行抢光、烧光、杀光政策,清剿口号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掉一人”,尤其是对平江革命人民更为凶残,提出的口号是:“血洗平江,要平江人换种地换边”。在国民党“清乡”、“会剿”、“围剿”过程中,平江县被杀害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共1.4万余人,被害革命群众约12万余人。30年,临湘县县长王翦渡屠杀中共岳阳中心县委军委负责人李继渊和中共临湘县委书记易鹤鸣等30多名共产党员。34年3 月,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进人岳阳后,时任第一行政督察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的王翦波则言道“翦,抗日不足,剿匪有余”。并派重兵阻击南下支队。4月上旬,被王震率领主力一、二、三支队集中歼灭其九、十支队,迫其残部溃退大云山。5月19日,将王翦波6个大队的兵力全部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