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管理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农技推广

民国以前,没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研机构。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官办的科学试验、推广场地开始出现。民国元年,平江农事会开办第一个农事试验场,有耕地100亩,聘甲等农业学校毕业生主管植稻,从事稻种试验研究;湘阴县设有蚕桑社和蚕桑研究所,平江县在金窝创办农业试验场,主要进行种桑养蚕、植棉试验。民国19~20年,分别在岳 阳县 君山、北港建立茶事试验场,从事茶叶栽培和制作技术研究。20年,在华容县注滋口建棉花育种场,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检验,推广植棉技术。31年,华容、湘阴、平江等县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所,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和技术改进试验。

1949年11月,各县设建设科。次年改为农林科,负责农、林、水利等方面的业务工作。1953年,各县始设立农业指导站,每站配11~12人,负责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工作。1955年,各县建立2~3 个区(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事农业试验、示范的技术推广,并负责组织民办农业技术网和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农业技术站数量有所增加,但农技干部常被抽调参加其他中心工作,致使大多数农技站有名无实。1962~1965年,除湘阴县外,各县农技站逐步得到恢复并走上正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技推广工作受到冲击,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出现农民自建的农业科技组织,如华容县护城公社五星三队的“春来报”农业科技组、新河公社新建大队农业科技队和景港公社农科站等。他们开展群众性的科学试验活动,实行生产、科研、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是年,华容县总结这一经验,并在全县建立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技组织,形成上下连成线,左右建成片的农业科学实验网(以下简称四级农科网)。1971年,湖南省农林局科教处向全省推广华容经验。1973年10月,地区农业局在华容县召开现场会。1974年,中央农林部和中国科学院在华容县召开全国四级农科网交流会,次年向全国推广。1976年,岳阳地委在华容县召开四级农科网经验交流会,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华容盛开科技花》纪录片,全国农业展览馆亦展示华容县四级农科网事迹。

1980年,各地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明确把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推广上来,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1981年3月,省农业厅科教处总结岳阳、华容等县《采取多种形式,把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的经验,《人民日报》于 5月6日 发表,6月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在岳阳县摄制《把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的科技片,推动了农村“科学热”,引起农民对科学种田、科学致富的关注。

1982年后,各县逐步建立、健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农业技术站、乡农业技术服务站、村服务组和科技示范户的“四级一户”推广网络。至1986年,全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国家工作人员829 人,建成县技术推广中心6个,区(片)农技站47个,乡镇技术服务站223个,配有农民技术员646人。1995年,首次在华容县、汨罗市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其中评定农民技师98人、助理农民技师224人、技术员144人。1999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国家工作人员达1453名,其中评定高级职称 48人、中级职称375人、初级职称968人、其他62人;建有市级农技推广中心1个、县(市)级农技推广中心7个、乡镇农技推广站186个,撤销区(镇)农技站。

二、农资管理

1983年,华容县和岳阳县被列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至1985年,中央和省安排岳阳市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955万元。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择优立项,抓好配套资金的落实,强化目标管理,搞好部门协作,坚持样板示范,使粮食专项资金发挥了较大作用。华容、岳阳两县1986~1990年年均产粮85.17万吨,年均粮食商品量19.62万吨,比 1981~1985年年均分别增加7.82万吨和1200吨。

1986~1995年,全市动用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570.55万元,其中中央628.27万元、省447.84万元,市级配套196.45万元、县级配套298.04万元,投放在平江、汨罗、湘阴、岳阳、临湘、华容、郊区、北区及市农科所共460.6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4.8万亩;投资594.93万元,推广各类实用技术236项;投资 325.48万元,建立完善供种体系,新、扩建供种站24个、种子仓库18栋、种子检测综合用房5816平方米、种子繁育基地15万亩(其中平江县被确认为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引进高产杂交新组合14个、高产常规品种38个、对全市12个当家常规品种进行去杂去劣,提纯复壮,使良种的覆盖率从“六五”的 70%上升到“八五”的88%;投资394.93万元,重点武装市农科所和14个基层农技站,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市农科所先后选育岳农2号、湘早籼5号、湘晚籼3号、湘晚籼9号、岳早籼6号、丝优63等水稻良种,获国家和省奖励;投资90.89万元用于培训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选派农民技术骨干进入农业大、中专院校和外地进修;安排技术与物资结合周转金76.2万元,对推广新技术、新农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七五”期与“六五”期相比,全市粮食单产由 321公斤提高到366.3公斤、增长14.1%,总产由1142.1万吨增至1250.5万吨、增长9.5%;商品粮从233.9万吨增至260.9万吨、增长11.5%。

1990~1999年,国家对岳阳市投入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粮棉大县贷款贴息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共4373.69万元,对加强种子种苗体系建设、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产生重要的作用。此外,1982~1990年,国家向岳阳市投资413万元(其中无偿投资占40%)扶持发展果、茶生产,各地以合同形式加强管理。至 1990年,共改造低产果、茶园176个,面积3.72万亩,比改造前增产75~129%,产值增加49~68%,投资增值比为1∶2~4;新育果、茶苗 1494万株,其中茶苗862万株;扩建果、茶园5万多亩,取得了很好的投资效益。1991年后,国家投入岳阳市的果茶发展资金每年46万元以上、棉花发展资金1.5万元。至1999年,2项资金累计达428万余元,主要用于水果的品改和扩建、茶园的低改和良繁及棉花的高产栽培,均取得明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