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四节销售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清末民国时期,木竹都是私商经营。民国24年《中国实业志·湖南省卷》载,其时临湘、平江、湘阴、华容4县外售的竹木有杉、松、梓、枫、杨、柳、樟、杂木、楠竹九大类,年产值1236.7万元银元。湘阴县有木行28户,每年经销木材1.3万立方米、竹材10万多根。竹木主要来自益阳、安化、新化等县。临湘县羊楼司、五里牌、路口铺、云溪、聂市、桃林、骆坪、柳厂、胡湾、朱家滩、临湘街(坦渡)等镇都有木商经营木材,每年1万立方米左右,外销武汉、南京、上海。平江县盛产木材,而由木商经销木材的历史始于民国19年前后,除有商行(俗称坐商)分布于城关地区、长寿街、伍公市八家店铺外,还有俗称“树贩子”或“行商”的经纪人进山收购木材销往外地,年销售量约5000~6000立方米。岳阳城历来为木材集散地,有来自平江、湘阴、湘潭、衡阳、江华、零陵、祁阳等的“东湖木”,还有来自沅水、益阳、安化、陬市、沅陵、黔阳、靖州等地的“西湖木”,每年经销1万立方米以上。从清朝至抗日战争前,由天成木行一家经销。抗战胜利后,增加协和、湘顺、湘源、兴顺、胜利等商行经销木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产品因产量的多寡和政府政策的调整,其采伐(集)、运输、加工、销售有不同的渠道和形式。木本油料、木本粮食和木炭、楠竹、毛竹、杂木条、芭茅杆、欣赏鸟等产品,一般都是林农生产、采伐(集)、运输、加工、销售;其他产品由供销社收购,其中茶油、桐油两项在50年代中期~80年初期由政府下达派购任务,由人民公社组织生产队集体统一采伐(集)、加工、运输、销售。生产方式也很简单,全是采、砍(摘)、肩扛或车运,直接销往外地。大宗林产品木材的采伐销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其他林产品相同。1956~1985年,从采伐到销售,主要由国家计划控制,系森工部门或木材公司计划收购,统一销售。1985年后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木材公司收购销售木材,个体户也在国家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参与木材的经营,多家竞争,产品日益丰富。1994年,参加国家林业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获产品铜牌奖1个;1997年,参加湖南省首届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获金奖4个、银奖4个、优秀奖2个。

附记  企业选介

天成木行  清乾隆四年 (1739),江西人陈庆隆领一家四口贩运木材至巴陵, 见此地水陆交通便于经商而定居,十年(1745)恰遇当朝皇帝出游南岳,因风阻洞庭,路过巴陵时为其手书招牌“天成木行”。自此,生意大振,常有5府18 帮木商云集店门,陈庆隆趁机扩大木材贩运规模,沿长江、洞庭湖开设木行分行,从事驾排、管事、听差的人员二三百人。

清光绪后因战乱频仍,木行生意受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其木行经营状况时起时落。1956年下半年参加岳阳联营木行,结束了个体经营。

岳阳市木材总公司  始建于1952年4月,地处岳阳城区南津港,西临洞庭湖,东依京广铁路。资产总额7587万元,设5个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3个合资企业。

公司前身是湖南森林工业局岳阳交料站。1953 年3月更名为湖南森林工业局岳阳集材场。1961年6月改名为湖南省岳阳贮木场。1964年4月划归湖南省林业厅管理。1983年3月划归岳阳市领导,1984年4月更名为岳阳市木材公司。1992年3月更名为岳阳市木材总公司。

公司有铁路专用线2条与京广线相接,专线货位 108个,长2.09公里,仓库8栋,计9000平方米,高、低水位码头各1座,机械设备22大项100余台(套),1万伏专用输电线路1条和其他各种配套的生产、运输、仓库设施,占地106.23万平方米,年吞吐物资45万余吨。

1999年,公司拥有员工132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0人,主要从事木材采购、经营,物资中转贮运,木材加工和木制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