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四节抗旱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旱情

历来多干旱,有“水淹一线,干旱一片”之说。干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大于洪灾。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公元20世纪80年代,共出现旱灾年519次,平均每百年出现23.8次,其中16~20世纪80年代出现旱灾年350次,平均每百年72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大量的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有长足发展。但由于水利建设发展不够平衡,一些缺水地区水资源仍很紧张,旱灾依然严重。至80年代,全市年均受旱面积147万亩,成灾面积60 万亩,年均减产粮食0.5亿公斤左右。1988年,湖区是大渍之年,山丘区则是大旱之年,全市受灾面积302.16万亩,成灾187.8万亩,因干旱减少粮食2.1亿公斤。

据1950~1999年资料,岳阳干旱发生的时间、频率及其分布是:春旱发生时间多在4~5月,先旱后涝或雨季后移的年景一般都发生春旱,约每隔4~5年出现一次;夏旱发生在6~7月,每年都有,只是程度不一;秋旱发生在8~9月,大约5年出现1次。在近300年内,发生旱灾188次,平均1.6年发生1次,其中相隔1年的有26次,隔2年的11次, 隔3年的13次,连续发生的占70%。根据水文记载,1910~1999年,出现大旱年8次,平均10年1次;旱年20年次,平均4年1次。近40年中, 出现大旱年和旱年16次,平均2.5年1次。

春旱主要分布在河西片的华容县湖区、建设垸和钱粮湖、建新、君山三农场及湘阴县的西片和水利死角区,尤以华容县湖区最为严重。夏秋旱主要分布在山丘区,平江县、汨罗市、湘阴县东片、岳阳县、临湘市和华容县桃花、胜峰等地,尤以汨罗市江南片、平江县与江西交界地带及岳阳县与临湘市交界地带最为严重。

二、防旱抗旱

在封建帝制、国民党统治时期,境内水利设施薄弱。修过一些塘坝工程,但数量少,规模小、抗旱能力低,抗旱工具落后,靠手斛脚车,有的甚至寄希望于鬼神。稍遇干旱,即溪沟断流,塘干坝涸,旱象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增加全民防灾抗灾意识的同时,注意采取多种措施抗旱保丰收。

群策群力防旱抗旱  1988年全市发生春、夏、秋三季连旱。受旱面积302.16万亩,有320多座水库、6500多处塘堰干涸,260多条溪流断流。有271个乡(镇)、242个村、22063个组,245.24万人受到旱灾袭击。其中有2401个组11.04万人、23万头牲畜饮用水发生严重困难。市委、市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农村的中心工作。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部出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旱,15名市委常委全部下乡村包干负责,组织抗旱救灾,各个部门紧密配合,积极组织物资供应。全市共投入国家干部6363人(其中市、县常委92人),出动劳力77万多人,柴油机2426台、13127千瓦,电动机6772台、 15591千瓦,水车36202部,其他提水工具37.3万件,耗用柴油5819吨、汽油165吨、电4329万千瓦时,共挽救粮食作物面积182.88 亩,夺回粮食21149公斤,把灾情损失压到最低程度。

基础设施建设  50年代,开始大量修建塘坝工程。60~70年代,大批水库在各地兴建。根据湖区和部分山丘区无法修建蓄水工程设施的特点,60年代开始机电灌溉工程建设。同时,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抓紧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湖区堤垸一般留有一定内湖,每年汛前采取“泄湖”控制蓄水,防止渍涝,汛后“灌湖”,以利抗旱。

节水灌溉  70~80年代,全市大抓工程配套,搞好渠系配套,开展灌溉节水,取得较好成效。1999年,全市1处大型、18处中型水库灌区,原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一般只在 0.4~0.5,通过配套将系数提高到0.5~0.6。平水年或丰水年采用湿润灌溉配水形式,采用间歇灌溉的配水方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喷灌工程建设。

人工降雨  1988年,成立市人工降雨领导小组,由军分区、气象、武警等单位组成。先后在干旱严重的华容、汨罗等县(市)进行人工降雨,共出动大炮7门,120多人,历时20多天,发射1500发炮弹,耗资19万多元。作业26次,有25次下雨,其中13次下了中雨,28个乡受益,面积达10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