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0 12:00

一、烃类及其衍生物

丙烯及副产丙烷、正丁烷 1972 年,岳化投资800万元建设1套与腈纶相配套的气体分离装置,设计能力为年处理长炼液态烃10万吨,当年分离出主要产品丙烯505吨。1974年,腈纶工程因中间产品毒性剧烈而停建,丙烯除供环氧树脂厂环氧氯丙烷、氯丙烯的生产和橡胶厂聚丙烯的生产外,仅有少量商品出售,1980年副产丙烷1010 吨,1982年副产正丁烷1233吨。由于液烃原料不足,该气体分离装置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1999年产丙烯63434吨、丙烷9187吨、正丁烷 1233吨,累计生产丙烯188618吨、副产丙烷72115吨、正丁烷6751吨。

环氧氯丙烷 岳化环氧氯丙烷装置设计能力为年产750吨,1973年投产,当年生产环氧氯丙烷246吨。1977年产量达1013吨。1978年,改进氯丙烯高温氯化工艺,使氯化单台设备连续运行时间达1590小时,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改造后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300吨。1979年生产2781吨。同年,该产品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获低耗第一名、质量第二名。1982年,引进沈阳化工厂的先进技术,进行11项革新改造,使环化收效比沈阳化工厂高10%,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出口美国、苏联、加拿大等国。1988~1989年5月,将单塔间断精馏流程改为二塔连续精馏,并采用孔板波纹填料,产品含量由95%提高到99%以上,年生产能力扩大至5000吨。

该产品1979年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0年获化工部优质产品奖。历史最高年产为1985年的3912吨,1999年生产3603吨,历年累计生产8.69万吨。

环氧丙烷 岳化的环氧丙烷装置于 1986年由上海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完成技术方案设计,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吨。1988年由巴陵石化设计院完成施工设计,1990年2月建成试车。该装置属于工业试验装置,采用氯醇法工艺,分氯醇化、皂化、精馏3个工序连续生产。1992年,对有关工艺、设备、自控等进行技术改造。1995年进行扩能改造,年产由2000吨改为3000吨。1996年对尾气系统进行改造,尾气经水封后排入大气,8月,对精馏脱重塔进行改造。1999年生产环氧丙烷 3305吨。历年累计生产8.69万吨。

氯丙烯岳化有2套生产氯丙烯的装置。1号氯丙烯装置的主要产品为3—氯丙烯,由原料丙烯和氯气在高温下通过自由基取代反应而生成,副产品主要有盐酸、DD混剂及低沸物。装置包括2套相对独立的系统,均采用卧管式反应器。该装置1970年由化工部第一设计院设计,1972年试车投产,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1978年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1992年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更新部分关键设备,采取先进的仪表自控手段,年生产能力增至6000吨。1995年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丙烯单耗降至历史最好水平,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装置顺利达标。

1989年,2号氯丙烯装置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8000吨,实际生产能力为6000吨,是国内自行设计的生产能力最大的3-氯丙烯生产装置。经过1993年、1994年2次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2万吨,单套生产周期达120天,产品质量、物耗、能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套氯丙烯装置1999年产量20030吨,历年累计生产19.27万吨。

丁二烯1979年,岳化为配合顺丁橡胶生产,建设年产1.8万吨的1.4—丁二烯生产装置,采用液态烃或轻柴油裂解的副产品碳四馏份为原料,经过氧化脱氢而制得产品。1984年对氧化脱氢反应器进行系统改造后,丁二烯收率提高20%。同时增加原料碳四的储存能力2000立方米。1987~1989年,对丁二烯精制设备系统进行扩建,装置能力达到年产 2.6万吨。历史最高年产量为1987年的8202吨,尚不及设计能力的一半,主要原因是受原料碳四的供应量限制。1990年生产丁二烯5571 吨,1996年停产,历年累计生产丁二烯90960吨。

溶解乙炔 1988年,临湘溶解乙炔厂投资120万元,筹建年产30万立方米瓶装溶解乙炔的生产装置,由辽宁省丹东溶解乙炔厂提供技术,选用水入电石式、中压法双压挤调压乙炔发生器和膜式乙炔压缩机,具有流程短、投资省、生产安全的优点。该企业被省石化厅列入溶解乙炔定点生产单位,1990年生产27万立方米。1994年投资30万元,建立首家乙炔钢瓶检验站,经省劳动厅授权,担负境内乙炔钢瓶检验任务。1996年更名为临湘长盛乙炔厂。1998年投资2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并一次验收合格。至1999年,累计生产乙炔320万立方米。

 

二、醇、酮、醚类化合物

甲醇 1990年,岳阳市氮肥厂合成氨联产1万吨甲醇装置投产,当年生产精甲醇393吨。建设同类装置的还有岳阳化肥厂,装置生产能力为年产1万吨,1991年投产。由于投产初期装置不配套以及市场原因,至1999年,累计仅生产2283吨。

乙醇、丙酮、正丁醇 岳阳市洞庭化工厂溶剂分厂1987年立项,1988年3月破土动工。设计规模为年产总溶剂5000吨,其中丁醇2900吨、丙酮1600吨、乙醇500吨,产品规划与市制药一厂配套。这套装置利用2台10吨25公斤/时沸腾锅炉差压余热,配套上1500千瓦抽气凝汽式发电机组,耗资170万元,每年可自发电1000 万度。1990年生产第一批合格产品丙酮204吨、正丁醇405吨、乙醇73吨。1992年因原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落而停产。

丙三醇(甘油)、丙二醇 1959 年,岳阳肥皂厂以直接火蒸煮浓缩法生产粗甘油。1980年改进生产工艺,自制安装蒸馏、空气冷凝器、脱色锅等设备,提高甘油精度,年生产能力达到300 吨,产品全部自用。1980年,岳化以丙烯为原料,建成年产1000吨合成甘油生产装置,至1981年共生产390吨。后由于产品成本高、与主产品争原料而停产。1982年,岳化开发丙二醇产品,至1985年累计生产1312吨,尔后停产。

糠醛(呋喃甲醛) 1959年,岳阳糠醛厂用农产废弃物为原料经水解制得糠醛,由于技术水平低,无利可获,仅短时生产。1966年,湘阴县轻化工厂建成年产300吨的生产装置,1971年生产108吨,1974年生产12吨,尔后停产,4年共生产205吨。

三、酸、酐、酯类化合物

柠檬酸 1985年,华容县化工厂建成1套年产400吨的生产装置。当年投产,出合格品7.3吨。1986年生产117.61吨,出口110吨。1988年产量达223.43吨,创最高纪录。1989年,由于市场情况变化,加上生产用电不正常,生产断断续续,造成产品成本高、亏损严重,而停止生产。5年累计生产564.3吨。1990 年,湘阴县柠檬酸厂建成年产100吨的柠檬酸装置,当年生产20吨。至1999年,累计生产4000吨。是年8月,该企业更名为湘阴柠檬酸钠有限责任公司。

顺丁烯二酸酐(顺酐)、顺丁烯二酸(顺酸) 1966 年,国家拨款64万元,在岳阳地区制药厂兴建年产100吨顺酐生产线,采用苯氧化的生产方法,1969年10月投产,当年生产4吨。1973年改进生产工艺,产品收率提高25%。1978年通过加强物资消耗管理,每吨顺酐耗苯由2.6吨降至2.36吨,年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248吨。1981年,由于产品滞销而停产,历年累计生产1716吨。1971年,该厂回收顺酐尾气,年产顺酸(失水苹果酸)40吨。此外,岳化腈纶工程停建后,在原生产丙烯腈的装置上生产过顺丁烯二酸,并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年产1000吨)、自控水平最高的顺酸生产基地,但由于耗能大、销路窄,1980年停产。

醋酸丁酯 1987年8月,岳阳市树脂厂以冰醋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的醋酸丁脂生产线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为500吨,当年生产34吨。1990年,年生产能力扩至1200吨,实际生产 480吨,累计生产1324吨。产品含量为97%以上,主要由岳阳市制药一厂用于制药。后因产品滞销而转产。

四、芳香族及其他类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 长炼铂重整装置于1971年投产,当年生产纯苯1147吨、甲苯2726吨、混合二甲苯1861吨。至1990年,累计生产纯苯134693吨、甲苯 263824吨、混合二甲苯192521吨。最高年产量为1988年纯苯10149吨、甲苯16854吨,1990年二甲苯14617吨。石油甲苯于 1981年和1988年2次获国家银质奖,5℃石油混合二甲苯1983年获国家银质奖。长炼生产的二甲苯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及乙苯4个组分, 主要给岳化分离后深度加工。

1970年,岳化建成一座三联塔,以加工长炼的 4组分混合二甲苯。先后分离出乙苯,作苯乙烯的生产原料,分离乙苯后的混合二甲苯再通过氧化转位法制取聚酯切片。次年试车中,仅分离乙苯10吨。混合二甲苯氧化工艺未过关,三联塔未交付正式运行。1975年,建成邻二甲苯分离塔,把4组分二甲苯先分离出邻二甲苯,塔顶馏出的3组分二甲苯再经乙苯塔分离出乙苯,乙苯塔底馏出间、对位混合二甲苯。1975年5月~1977年5月,涤纶厂与湘潭市聚乙烯厂共同进行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的工业化试验,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大会奖。1977年建设1套年产对二甲苯1500吨的吸附分离装置,1980年1月试车投产,当年生产对二甲苯125吨、间二甲苯59吨。后因聚酯氧化形不成生产能力,吸附分离装置于当年四季度停产。1990年分离间对位混全二甲苯8471吨,累计生产115268吨。乙苯塔1990年分离乙苯2058吨,至1997年,因缺原料停产。累计生产乙苯33635吨,该产品曾获湖南省优质产品奖。

邻苯二甲酸酐(苯酐) 1975 年,岳化涤纶厂兴建年产3000吨苯酐装置,1980年试车投产,当年生产299吨,每吨产品耗邻二甲苯1264公斤。改变了湖南省长期以来依靠奈为原料的生产路线。装置投产后,对熔盐循环系统和粗酐系统进行较大技术改造,产品质量逐年提高。1988年获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获中国石化总公司优质产品奖。同年,产量突破设计能力,达到3090吨,邻二甲苯单耗下降到1066公斤/吨,均为历史最好水平,与上年相比,产量增加28.7%,消耗下降6公斤/吨。1992年,巴陵牌苯酐荣获中石化总公司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1999年生产苯酐489吨,累计生产4.08万吨。

苯乙烯 1975年7月,岳化涤纶厂年产1000吨苯乙烯装置投产,采用乙苯脱氢工艺流程,当年生产30吨,1976年正式纳入国家生产计划。投产初期,由于工艺设备存在较多问题,生产原料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精苯乙烯合格率几乎为零。通过产品脱焦油和对精馏系统的改造,1980年生产精苯乙烯1200吨,产品纯度达到99.6%以上, 合格率达100%,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三。1982年,完成对蒸汽喷射系统、循环水系统、脱氢炉、乙苯蒸发器的改造,并采用新催化剂,同年生产 1449吨,每吨耗乙苯1205公斤,分别比上年增产26.33%,降耗45公斤/吨,每年可节约蒸汽1.5万吨,节水8.1万吨,节电64万度。 1984年该产品获国家质量银奖。1985年在国内第一家采用孔板波纹填料新技术,使产品质量跃居全国首位。后与天津大学合作开发苯乙烯精馏系统优化节能新技术,使装置生产能力提高70%,达到年产3000吨,能耗降低50%。1996年产量创纪录,为4665吨,由于产量少,成本高,装置于1999年停产,累计生产44785吨。

苯甲酸钠、苯甲酸 1978年,华容县化工厂投资35万元建设苯甲酸钠装置,1979年10月投产,当年生产3.5吨。该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200吨。工艺上以甲苯为原料,在环烷酸钴催化剂作用下氧化成苯甲酸,再由碳酸氢钠中和后精制成产品,甲苯氧化转化率58~60%,产品含量可达99.5%以上。1980年生产156.55吨, 并通过外贸出口100吨。1983年能力扩大至500吨,产量比上年增长46.76%。同年,产品获中国农牧渔业部部优称号。1986年创最高年产纪录, 为484吨,其中出口160吨。1988年,产品获省优称号,12月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同时获湖南省出口商品质量保证合格单位称号。1990年生产283吨,历年累计生产3788.59吨。该企业1986年以后又投资170万元,另建年产600吨的药用苯甲酸装置,产品含量精制到98%以上的药用标准。装置投产后适逢市场突变停产,仅1989年生产57吨。

环己酮 1971年,岳化兴建环己酮装置,该装置由国内设计,以石油苯为原料生产环己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700吨,1972年6月投产,当年生产环己酮46吨。经1988年、 1990年挖潜改造后,年生产能力先后达到7800吨、1万吨,1990年装置实现达标。1997年2月完成年产3万吨改造。是国内自行设计的最大的环己酮生产装置。其产品有环己酮、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醇全部外销,另有部分中间产品环己烷供本厂合成橡胶厂卫星车间使用。经过不断完善,该装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环己酮纯度可达99.9%以上。1999年生产环己酮28307吨,历年累计生产23.9万吨。该产品1979年、1983年、1987年 3次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98年获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该产品主要自用,部分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东南亚、香港。鹰山石化于1993年开始生产环己酮,当年生产9566吨,1999年生产51346吨,历年累计生产263513吨。

环己烷 1993年,鹰山石化生产环己烷12948吨,1999年生产55340吨,历年累计生产292722吨。

双酚A  1972年,岳化环氧树脂厂年产1500吨的双酚A装置投产,当年生产227吨,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1989年产量为历史最好水平1331吨,1990年生产1099吨,历年累计生产14956吨。

己内酰胺 岳化己内酰胺装置设计能力为年产5600吨,1972年投产,当年生产49吨。至1975年,由于“跑、冒、漏”严重,生产技术上存在障碍,年产量仅200吨左右;1976年生产236吨。1977年,石油化学工业部组织国内同行业进行攻关会战,用工业钛材换热器替代外循环石墨换热器,稳定羟胺生产,打通逆流肟化工艺,提高环己酮肟的质量,采用转位外循环及塔蒸馏独立操作流程等,提高了产品质量。同年产量上升到1140吨,合格率达98.2%,主要物耗与上年比较:每吨耗液氨 1728公斤,下降11.25%;耗亚钠1161公斤,下降23.06%。1979年,5万吨己内酰胺工程奠基仪式。对245台设备逐台整改,改善了设备状况。1982年,产品获化工部优质奖。1984年3月,锦纶厂完成环己酮肟转位管道化反应技术开发,提出循环管式转位流程和数学模型。1987年,应用此成果进行装置改造,年生产能力提高到7600吨。1989年,该装置运用小型集散控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1992年生产6596吨,创年产最高纪录。至1999年,累计生产74046吨。

 

1988年2月,岳化成立己内酰胺工程建设指挥部。次年3月,5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工程建设全面铺开,1992年投产。巴陵石化己内酰胺厂成立于1992年,1993年更名为鹰山石油化工厂。该厂年产5 万吨己内酰胺装置采用从荷兰引进的具有80年代末世界领先水平的HPO工艺,有主要生产装置7套,辅助生产装置9套。1994年,生产逐步实现平稳运行。 1995年,生产己内酰胺33112吨,达到设计负荷的66%。1996年,该厂开展技术攻关,消除生产“瓶颈”,全年共生产己内酰胺43200吨。随着生产逐步走上正轨,该厂提出己内酰胺装置“五改七”课题。1997年10月完成“五改六”,达到年产6万吨的生产能力。1998年生产己内酰胺62778 吨。1999年3~4月,实施年产7万吨扩能改造。“五改七”完成后,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能耗物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可年增利润7000万元以上。 1999年生产己内酰胺59120吨,历年累计生产27.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