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技术进步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0 12:00

一、技术改造

涤纶短丝装置改造 1980年底,岳化涤纶厂投入821万元,自行设计制造立式翻板沸腾床加填充系统,并采用数控程序操作,替代卧式连续沸腾床切片干燥设备,前纺以4台仿VD405纺丝机更代8台VD403纺丝机,后纺增设1套VD801联合牵伸机,并对环吹风冷却进行7项技术改造,涤纶短丝年生产能力由5000吨扩大到7500吨。 1984年,进一步扩建改造,年生产能力由7500吨增至1万吨。产值和利税同步增长,涤纶短丝产量比上年增加2826吨,产值和利税分别增加3429万元和3773万元。1994年,涤纶厂把涤纶短丝卷轴五辊改为上辊,同时增加1条生产线,涤纶短丝年生产能力由1万吨提高到1.3万吨。1997年9月,化纤厂针对国内涤纶发展较快,涤纶厂产品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太小,缺乏竞争力的局面,作出“涤改锦”的重大决策。投资30万元在涤纶短丝4号、5号线上改纺锦纶短丝和丝束,12月取得成功,使锦纶短纤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1999年4月投资1.3亿元,改建锦纶短丝装置为年生产能力2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7万吨。

聚酯切片装置改造 1981年,岳化涤纶厂投入270万元,对该装置进行配套改造,增建2条生产线,对原有4条生产线增加减压预缩工艺,改造4台铸条切粒机和联苯锅炉,年生产能力由 5600吨增至8100吨。1985年投入837万元改造资金,并从国外引进4台水下切粒机,年实际生产能力1.5万吨。由于设备老化,效益不佳,1991年6~9月,投资272.5万元改造酯化釜,扩大容量,带压生产,以对位酸取代二甲脂作原料,改投料一次性为连续性,实现半连续化生产,年增生产能力2000吨。1994年9月,投资1106.5万元,对聚脂装置进行DCS控制系统改造,实现生产自动化,年增加生产能力3000吨。1999 年,对酯化釜进行改造,增加加热装置,加快酯化反应速度,年增生产能力2000吨,境内聚酯装置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

锦纶短丝装置改造 1976年,岳化锦纶厂将纺丝机上聚氯乙烯格子板侧吹风窗改为多孔板调风速,使风速分布呈一定曲线,符合纤维冷却成型的要求。应用于生产后,夏季纺丝车速由每分钟350米提高到600米。1996年4月,该厂针对锦纶短丝在连续聚合纺丝生产中产生的成品疵点等质量问题,投资286万元进行直接纺改间接纺改造,取消己内酰胺聚合装置,直接用聚酰胺切片熔融纺丝,消除了聚合与纺丝互相干扰对方稳定的现象,产品质量大大提高。1997年提高产量2268吨,增加效益383.6万元。1998年2月,化纤厂对短丝装置单体抽吸管道进行改造,并以7.5千瓦电机更换原150千瓦的电机,达到改善抽吸效果的作用,年节约电费34万元。

锦纶长丝装置改造 岳化锦纶厂结合长丝生产实际,优化工艺技术,从1972年起,将真空转鼓自然干燥冷却改为冷水冷却,缩短操作周期4小时左右;加捻机上的塑料帽改为铅帽,使加捻均匀,改进长丝纺丝机侧吹风系统,降低毛丝,革新牵伸机的加热板,提高234dtex高强力丝的产量和质量。1978~1979年,更新长丝设备86台。锦纶长丝合格率由80.5%提高到95.4%,一级品率由44.2%上升到90.1%。产量达到设计能力。

己内酰胺装置改造 该装置于 1972年投产后的4年时间里,只开了381天车,锦纶生产所需己内酰胺全赖进口。岳化锦纶厂为解决生产锦纶的原料问题,将羟胺工序的石墨换热器改为工业钛换热器,解决了腐蚀严重的问题,稳定了羟胺的质量。肟化工序的单段连续肟化工艺改为逆流肟化新工艺,提高了环己酮肟化的质量,降低了物耗。蒸馏工序在两塔蒸馏改为三塔蒸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将三塔分别设置,增加2个中间槽,使三塔都可独立操作,并改进塔内结构,使操作弹性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1977年生产1140吨,合格率达98.22%,1980年,产量上升到2914吨,合格率100%,一等品率74.2%,优质品率23.2%。

聚酰胺装置改造 1996年7 月,锦纶厂扩建1条年产8000吨聚酰胺生产线,该装置修正了国产切粒机刀架,改造萃取水分离离心机,改变进料方式。同年12月建成投产。属国内首套国产化锦纶6聚合装置。1989年,又增设1个加压前聚合装置,附设一减压后聚装置,使用蒸汽加压,在压力作用下,前聚阶段己内酰胺与水的溶解度提高,水解开环速度加快,并通过减压后聚作用使切片粘度控制范围更广,聚合转化率由89%升至91.3%,单耗下降。1998年5月完成改造,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万吨。1999年2月,岳化化纤厂在增建1条年产1.5万吨聚己内酰胺生产线,该厂聚己内酰胺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

涤纶长丝装置改造 该装置年产涤纶长丝3500吨,卷绕机性能落后,致使装置无法满负荷生产。为此,涤纶厂投资1271.9万元购进德国巴马格公司卷绕机、变频器。1994年开始卷绕机改造,同年9月投产。年增生产能力500吨,年增利税392万元,3年收回全部投资。1997年9月涤、锦两厂合并成立化纤厂,实施“涤改锦”经营策略,通过工艺调整和更新部分零配件,到1999年底,相继在2500吨/年涤纶长丝装置上生产出锦纶长丝POY和DTY,适应了市场的变化。

二、技术开发

聚丙烯纤维原液着色的开发 1976 年,岳化涤纶厂在岳化研究院与上海染化一厂的协作下开始研制,1980年筛选出1套母粒选用国产颜料,以聚乙烯酯为分散剂,聚丙烯为载体,采用捏合排水工艺路线,研制成1套丙纶着色母粒,有效地解决了丙纶染色的难题,填补了国内丙纶原液着色的空白。此项技术接近日本和瑞士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为国内丙纶生产和应用开辟了新途径,于1981年分获化工部和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超滤除油回收己内酰胺开发 1980~1984年,岳化研究院耗资66.2万元,建成超滤除油的水萃取回回收装置,成功地运用超滤技术脱出锦纶短丝生产废水中的油剂,每年回收己内酰胺4500吨。该项成果属国内首创,获国家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丙纶纺丝用DTBP降温母粒开发 1979年,岳化研究院开始研究,次年获得成功,1982年转让给燕山石化公司用于工业生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此项研究获得的生产方法属国内首创,获1983年国家石化总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

纺帘子线用尼龙6高粘切片开发 1990年8月~1991年10月,岳化锦纶厂经反复试验,共生产切片375吨,创产值600万元。该成果获1992年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

1.4D锦纶6圆形丝开发 1992~1993年5月,岳化锦纶厂经过4次试生产,改进喷丝板结构和调整纺丝温度,共生产出393吨产品,创产值786万元、利税41.37万元。该成果获1994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

萃取水浓缩液直接聚合技术开发 岳化化纤厂针对己内酰胺聚合装置与国际同类装置水平存在的差距,通过调整工艺,控制萃取水浓缩液浓度。1998年10月底取得萃取水浓缩液直接聚合成功,使聚合消耗指标下降为1020公斤/吨,接近国际水平。

三、技术引进

涤纶长丝装置 1985年,岳化涤纶厂从西德和瑞士引进全套设备,1986年底竣工,试车投产,投产后仅2年,生产涤纶长丝3578吨,创利税2427万元。

涤纶毛条装置引进 1985年,岳化涤纶厂投入829.3万元引进主机设备与国内生产涤纶毛条的技术配套。1987年底建成试车,1998年产涤纶毛条937吨,创利税197.7万元,是年收回总投资的23.84%。

1985年,岳化涤纶厂投入874万元改造资金,从西德引进4台水下切粒机。更替技术落后、耗能高的铸条切粒机。聚酯切片年产能力增加6900吨,至1988年底,增创利税760.22万元,3年收回投资的87%。

年产5000吨己内酰胺聚合装置 1991 年6月,岳化锦纶厂投资6274.9万元,从意大利NOY公司引进设备、专利技术,由中、意双方共同进行装置安装,1993年11月建成投产。该装置具备大型聚合管,容量大,采用脱盐水连续萃取,循环氮气连续干燥的先进工艺,自动化程度较高,装置实际生产能力达到年产6500吨,超过设计值。

年产1700吨锦纶长丝POY装置及年产1100吨DTY配套装置、1200吨DT机 1992 年9月,岳化锦纶厂投资6252.97万元,从意大利和德国引进年产1700吨POY全套技术和设备。1993年12月投产。1994年实际出产POY丝 1077吨,1999年达1541吨。年产1100吨DTY配套装置共投资1679万元,从德国巴马格公司引进,1993年5月建成投产。1994年10 月,从瑞士立达公司引进1台DTY机。1995年实产DTY丝880吨,1999年增至1203吨。1993年6月,岳化锦纶厂投资391万元,从德国青泽公司购进3台DT机,1994年9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1200吨。由于设备没有加热牵伸装置,只能生产常规品种,产品使用范围不广,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积压严重,累计开车时间不足1年,1998年1月DT机停产。

年产1400吨锦纶长丝FDY装置 1995 年5月,岳化锦纶厂投资5634.5万元,从意大利NOY公司引进锦纶FDY装置,1996年3月建成投产。该装置与年产1700吨POY装置大致相同,增加拉伸装置,省去后加工工序,还具有自动切换与卸下丝饼的性能。由于国外配件价格昂贵,国产配件质量不过关,长时间生产不能稳定下来,多个位热牵伸部位损坏无法修复,此后的大部分时间改产POY预取向丝。1999年实产POY丝1245吨。

年产1000吨锦纶长丝细旦POY装置 1995 年4月,岳化锦纶厂投资5979.76万元,从瑞士立达公司引进该套装置,1997年1月建成投产。该装置与年产1700吨POY装置大致相同,具备自动切换与卸下丝饼性能,产品品种规格较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后,由于电器、卷绕机故障频繁,难以满负荷生产,物耗偏高,产品质量不过关,不时停车,1999年实产726吨,距设计能力相差较远。

年产5000吨涤纶长丝装置 1995 年3月,岳化涤纶厂投资1.1亿元,从德国引进年产2500吨涤纶细旦长丝装置,主机购自巴马格公司,公用工程国产化。1996年3月建成投产。该装置具备多头、高速、大卷绕丝饼等优点,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程度较高。年新增产值8649万元、利税1062万元。但由于市场因素,没有实现满负荷生产。

年产5万吨己内酰胺装置 1990 年,鹰山石化生产5万吨己内酰胺工程动工兴建,1992年建成投产。工程中的环己烷氧化、羟胺肟、己内酰胺三大装置均从国外引进。共投入资金19.13亿元,其中外汇8710万美元。1995年12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1997年实现装置达标,并完成6万吨扩能改造,1999年完成7万吨扩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