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村镇建设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建制镇

境内县(市)、区建制镇大都是由集市过渡而来、逐步形成,类型多样。有因经济发展带动形成的,如长寿镇、长乐镇、樟树镇、桃林镇等,这些镇腹地广阔、交通便捷、繁荣交易市场,商业较发达,是一定区域物资集散地和商品流通中转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小城镇饱受战乱之苦,经济落后,建设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制镇得到较大发展。

1949~1955年,土地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手工业获得恢复和较快发展,建制镇呈现初步繁荣。以住房建设为基础的城镇建设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要求。至 1955年,全市县以下建制镇有长寿、南江、注市、广兴洲、新墙、长乐、新市、河市、源潭、羊楼司、桃林、陆城等12个。

1958~1965年,境内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撤区并乡,政社合一,大部分地区形成一社一镇体制,同时,因“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1962年后将镇上的手工业者和商贩下放农村,弃商务农,农村处于单一经济状态,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建制镇受到更大的冲击,集市贸易被禁止,传统字号被“砸烂”,工商业者被批斗,城镇经济进一步萎缩。镇内住宅破旧,公共设施简陋,名胜古迹被毁坏,基础设施严重不足。70年代中期起,部分公社重新兴办企业,城镇经济开始恢复。至1978年,全市有长寿、南江、新市、长乐、云溪、路口、桃矿、临湘、樟树、白马、广兴洲、新墙、荣家湾、注市、北景港、鲇市等建制镇16个。

1978~199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开放集市贸易,允许和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人民公社撤并和撤区并乡建镇,建制镇步入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全市有建制镇90个,其中岳阳县12个、平江县12个、汨罗市12个、华容县12个、临湘市12个、湘阴县11个、云溪区4 人、君山区4个、钱粮湖农场3个、屈原农场2个。常住人口38.63万人,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道路总长35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0平方米;自来水厂44个,日供水能力1万吨,自来水受益率达79.7%;住房总面积81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4.5平方米,公共建筑总面积310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总面积220万平方米,路灯2500盏,城镇街道绿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大都建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医院(或卫生院)、中小学校。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280人,城镇建设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轨道。

二、村庄

村民住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住宅矮小狭窄,人均不足10平方米,有的农户鸡鸭笼摆满堂,畜舍厕所靠门边,甚至人畜同居。富裕人家则讲究“上下几重”,一般是2~3重,多的达 5~6重。官宦人家房屋宽敞宏大,富丽豪华,几代同堂。房屋用地、取材和构筑方式,山区、丘陵区、湖区各具特色。山区房屋依山傍水,用地多为山坡及溪河两岸,房屋多为木构架或土砖砌筑,盖小青瓦或杉树皮。丘陵区多为竹木或砖木瓦屋,房屋布局一般连三间(一厅二室)或明三暗五(一厅四室),少数为明五暗九(一厅九室)。湖区和一些十分贫困的山丘区茅庐草舍多,高矮不一,居处维艰。群众形容它“天晴是鸡蛋、鸭蛋、鹅蛋(指阳光的投射),下雨是盆里、钵里、桶里(指下雨接漏)。”湖区尚有屋宇总数的80%以上;山丘区也有一定比例。平江县嘉义镇小岩村杨家组,位于小岩山顶,有10多户人家,至80年代初,仅一户进士的后裔有半间瓦屋,其余皆是用杉树皮作瓦、用棍棒竹子作墙的“茅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住房建设经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1950~1952年,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占农村人口70%的贫雇农和下中农从地主手中分得田地和部分房屋,居住条件有所改善。1953年农业丰收,部分农民盖新房或改造旧房。1954年,境内遭受大风暴和特大洪水灾害,不少房屋被毁,灾后政府拨款帮助农民重建家园。1955~1957年,农村陆续兴建一些住房。1957年,平均每10户农户建房0.8间。1958年,撤村并点,有的私房、旧房被拆除,用以修建公共食堂、幼儿园、幸福院、大队办公用房、万头猪场,农民住房急剧减少。岳阳县拆毁农民住房128263间,其中梅溪公社55%的房屋被拆,以至三代同室的1047户,无门关的3014 户,住猪栏牛棚的1054户;1960年因大办水利、办工厂、办交通、修猪场,该县又拆毁房屋33336间,占全县原有房屋的26%。其他各县农户被拆情况与岳阳县相差无几。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开展农业学大寨,有的地方集中统一建兵营式排排房。如汨罗市汨罗镇鱼鳃塘李家坪,大众乡三港、课功,大荆乡大荆村,均以生产队为单位建兵营式住房。这种住房户与户同檐共檩,内部封闭,前檐为通廊走道,每户一门出入。有的地方则建集体村庄,如平江县献钟高家岭山庄(含高家岭村),1974年兴建,房屋为二层砖木结构,共18栋、198间,其中住房149间,1.468万平方米,现居住3个村民小组、68户、 370余人;和平新村(含板江乡倒西村),1977~1978年兴建,房屋为“一”字型布局,二层砖木结构,36套间,另建厨房、杂屋,建筑面积1598 平方米,住村民22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村民建房逐年增多。1980~1986年,改建、扩建、新建房屋20万栋,建筑面积1400万平方米,人均增加3.44平方米。房屋建筑构造改变旧传统格局,用材、结构、造型、装饰等方面有很大变化,房屋质量逐步提高。山丘区土砖房、湖区茅舍被青(红)砖瓦房取代,砖木结构向砖混结构过渡,平房向二、三层楼房发展,平顶屋面逐渐增多。至1999年,全市有社区27593个,用地面积91353公顷,人口34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4万人,累计实有住宅建筑总面积9387.2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3825.47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6.54平方米。

公共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公共建筑主要是祠堂庙宇,另有茶亭、凉亭、桥亭等。祠堂为宗族集体活动场所,一般建有厅、殿和前中后三重,中为厅堂、后为神堂,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两侧有厢房。有的祠堂前进建戏台,台顶呈现伞形,境内各大姓都建有祠堂,其中较有名的是岳阳县荆洲乡义门祠,湘阴县毛塘任氏宗祠、左太傅祠等。庙宇亦多,乡村共有庙、寺、坛、观、宫、浣、庵400余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祠堂、庙宇改为学校、办公用房。1958年,一些村镇利用撤村并点建社员住房,改建公共食堂、幼儿园、敬老院。1962年,农村公共食堂解散,绝大部分幼儿园、敬老院也解散,农民生产收益、分配集中在生产队。生产队一般建有仓库、保管室、会议室、猪场等公共用房。大队建大队部。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办公、工、商企业、文教、卫生、娱乐等公共用房逐渐增多。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队公共用房多数拆毁或卖给农户,大队(村委会)仍改建、扩建一些公共用房。临湘市坦渡村,80年代建小学校舍、村办公楼、仓库等;1982年,源潭镇源潭村投资110万元,修建影剧院1个、村委会办公楼1栋、村小学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986年,村自筹资金加上级拨款,兴建小型宾馆、老年人活动中心、医务室等。岳阳市郊区五里乡渔光村、梅溪乡延寿村、北港乡岳城村兴建村委会办公楼、仓库、商店、综合楼、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活动室、青少年文化娱乐中心等。1999年,境内村庄有公共建筑总面积198.6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130.77万平方米。

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山丘区多为羊肠小道,弯曲狭窄,坎坷不平,湖区则以堤为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采取公建民助和民工建勤等办法修建机耕路和简易公路。至1990年,全市有乡村公路725条,3538公里,占各类公路总里程的65.7%。列入国家补助经费养护的公路1928.9公里,占乡村公里总里程的54.5%。进入90年代,柏油路、水泥路等高级、次高级公路已出现在乡村。至1999年,境内村庄实有道路16453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702公里,道路总面积7605.36万平方米。

桥梁 乡村道路跨越溪河,大都建有民桥,山丘区溪河多的地方民桥尤多。民桥一般按地形砌筑,木板桥多平铺,石桥有单拱月形、多拱半圆形、平铺等多种形式,还有用条石或块石直接放于河港中的“踏水桥”。临湘市龙源乡株楼坡保存一座瑶族人于公元1400年前修建的跨度3米、宽2米的干砌石拱桥,是中国建桥史上难得一见的实例。民桥大多数为民间集资修建,少数由政府建造。日军侵华期间,民桥毁坏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毁桥梁均已修复,部分更新改造为永久性公路桥梁。至1999年,全市村庄有桥梁1129座。

饮水 境内湖区多饮用江、河、湖水,山丘区饮用泉水或溪水。50年代前,一般未进行消毒处理就直接饮用。1950年,湖区结合防治血吸虫病,兴建一批石头、砖块砌的深井,山丘区对水井进行改良并兴建一批砖石壁井。1958年,岳阳、临湘、平江、湘阴4县改良水井8644口,由生产队卫生员逐户用漂白粉进行消毒。70年代开始,华容县改打深井为挖大口井,建立管水公约,制订用水制度,保持水质洁净。1979~1980年,岳阳县兴建水井2034口,改建水井1248口,饮用井水的农户 13.55万户,占全县农户的88.7%。1984年,华容县16个乡镇共建手压井8300口,解决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平江县建手压井360口,建各类高位水塔9处,改建大口井3209口,24.1万人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8%;次年,有手压井1176口,高位水塔16处,大口井4999口,38%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1985年,湘阴县建手压井5415口、圆口井5405口,40%的人口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汨罗县饮用井水人数55.3万人,占总人数的88.3%。至1990年,全市有各类水井5.78万口,自来水厂(塔、供水站)1362个,农村饮用清洁卫生水人数29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8.5%。90年代,县(市)建制镇自来水向村庄延伸,1999年,全市自来水受益村庄377个,受益人口49 万人。

三、集镇

集镇多建于交通要道,因交通变化而兴衰,物资集数是集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集镇逐渐发展成为建制镇,有的因辟为区、乡政府驻地逐步发展为新的集镇。1999年,共有集镇 123个,其中岳阳县32个、湘阴县31个、汨罗市18个、平江县18个、华容县15个、临湘市7个、君山区2个,集镇建成区面积1614公顷,镇区常住人口21.08万人,集镇住宅建筑总面积484.44万平方米,其中楼房368.08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87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 181.66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总面积109.6万平方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镇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至1999年,共有道路243公里,总面积196.77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55公里;自来水厂23个,日供水能力19450吨,用水人口 9.06万人,用水普及率42.98%;桥梁65座,路灯805盏,公共厕所284座,排水管道74公里;环卫机械29辆,绿化覆盖面积193公顷,园林绿化面积18公顷,公共绿地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33平方米,建设管理机构50个,管理人员171人。

羊楼司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临湘县第三区,1958年与文白乡、龙源乡分开,成立羊楼司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羊楼司乡,1984年由乡改为农村建制镇。1999年,该镇辖17个村、4个居委会、203个村(居)民小组,2.6万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

羊楼司镇集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于一体。东接湖北,南临江西,北望长江,居武汉与长沙之中,守湘北门户;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均穿镇而过,市属3条公路呈“丫”字形在此交汇;盛产竹木、茶叶和多种药材,有金、铜、白云石、石灰石多种矿藏。1992年,临湘市委、市政府在该镇创办综合改革试验区,省体改委(农办)、省建设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和国家建设部、农业部、财政部、计委相继在羊楼司镇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乡镇财源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等项目的试点,利用羊楼司镇的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建设城镇,发展经济。在集镇投资6000多万元改造5条老街,开辟8条新街,街道面积达4100平方米;兴建供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闭路电视网邮电通讯大楼,普及程控电话;兴建1.2万平方米竹器市场和3000平方米蔬菜水果市场;建起供电站,改造全镇电网;兴建计生服务大楼、工商大楼、财政大楼、国土大楼、公安大楼、政府大楼等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修建铁路涵洞;改造和建设了镇中学、中心小学、农科教中心、综合文化院等文化教育设施和敬老院等。镇区建设面积由0.8平方公里增至2.3平方公里,人口由300多人增至1.2万人。实现村村有教育大楼、有医疗卫生所、有农民科技文化学校,通有线电话和移动通讯、通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通电、通灌溉水渠、通公共汽车。全镇形成竹器、茶叶、矿产三大支柱。1999年,有较大规模的竹器加工企业60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200余家,矿产开采加工企业40余家,容纳劳动力7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和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镇、经济百强镇、卫生城镇、治安模范镇、科技示范镇和中国竹器之乡、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

石壁舒集镇 位于临湘市羊楼司镇北边,与聂市镇和定湖镇交界,距羊楼司镇区8公里,距临湘市城区25公里。因集镇旁有座石山,徒如墙壁而得名。由于古有石壁河便运,今有石壁公路通车,是毗邻10多个村庄的农民出入的村交叉口。

集镇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 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0人。1999年,有较大规模的企业3家,个体工商户60家,主要以竹木加工、大米加工、豆腐加工、南杂、百货、运输服务业为主。年GDP500万元左右,石壁豆腐,因其独特风味,在湘鄂两省毗邻县、市享有良好的声誉,是当地人引以为荣的品牌。

集镇有治调会、计生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有千余生源的石壁完全小学和2所卫生所,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齐备,为毗邻村庄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长乐镇 位于汨罗市东北部,东靠智峰山,南濒汨罗江,距汨罗市区29公里。1988年正式建制为长乐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镇区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15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万余人,镇区人口1.2万人。

长乐镇是一个千年古镇。相传古时战乱,有江西省移民至此安居,取“长久安乐”之意,故称“长乐”,旧称长乐街,流传至今。南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528),为岳阳郡治,设该镇长兰村。古镇旧有北门、正阳、青阳、启明、钟灵、毓秀、挹秀、迎秀等10门,普庆、同庆、吉庆、北庆、永庆等5条街,还有鲁家、照壁、大庆等8巷。民国30年,日军纵火焚烧,全镇房屋皆毁于战火。镇内现有一条古老的麻石街,宽4.5米,长约400米,两边古建筑鳞次栉比,保存较好,颇具民族特色,能隐约看出当年繁华景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乐镇经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应邀对规划进行修编、审订,确定长乐2015年前和2030年前的中、长远发展规划。投资近 3000万元兴建1个高标准街心花园;修建跨汨罗江大桥;新修1条高标准街道,并拓建了几条小街,扩大镇区面积;重修回龙门,兴修下水道1500米,解决镇区的排水困难问题;并对镇区进行电网改造。

在城镇建设中,充分挖掘传统资源,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文化经济。如一年一度的“高跷故事”、“玩火龙”;并多次召开“甜酒”文化会,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依托古老的麻石街,建成一条民俗文化街。将回龙门、望京台、息蛙池、高跷故事、乾隆与“长乐甜酒”的传说纳入其中,集旅游、休闲、娱乐、商贸于一体。

上马村 位于汨罗市城郊乡东北部,原名下马桥,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途经此地一座桥头下马休息(由长沙回荆州)而得名。1973年,经全体村民决议改为上马村。

全村有27个村民小组,986户,2193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境内1809线和修建中的汨罗江沿江大道横贯东西,交通方便发达,距汨罗市21公里,距107国道5公里,是汨罗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的样板中心村。

上马村编制高标准的现代化中心村的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现代化中心村已具雏形。引进汨驷建集团公司在村内征地200亩,进行别墅山区的开发建设,加快中心现代化进程,先期投入资金 200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绿化及附属工程设施;投资500万元兴建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神仙塘宾馆,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进行电力农网改造,新增变压器9台,彻底改善电力供应状况;投资28万元修建8条乡村道路路基工程,总长20公里左右;投资12万元添置有线电视转播设备,可转播 15套节目;新建村委会办公楼。村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有110千瓦变电站1座,有线电视和电话普及率90%,有神仙塘收费站、看守所、湘运加油站等市、县属单位5个,村内还有1所小学、1所幼儿园。乡办企业汨罗市鞋楦厂为领头羊,形成鞋楦、模具等系列产品的支柱产业。现有鞋楦、模具、塑料及有色金属加工、农药肥料制造、饮料生产等各类生产企业20余家,其中鞋楦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从事道路运输业的车辆40多台(套),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突破1.4亿元,人均纯收入2300万元。

长寿镇 位于平江县东部,总面积 217.6平方公里。张震等15名共和国将军出自该镇,故被誉为“将军之乡。”长寿镇原名长寿街,明洪武年间,已初具集镇雏型,素有“小南京”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寿街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 年后,长寿街发生了巨大变化。1995年撤区建镇,全镇辖51个村、3个居委会。至1999年,城镇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1%。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财政收入1060万元,人均纯收入1042元,城镇居民年纯收入3000元。

1952年,县政府、县建设科测绘 1∶65000的《长寿镇地图》,1986年区公所制定城镇建设规划,规划城区发展远景、工业布局、市政建设等。1999年,长寿镇政府投资20万元聘请 10多位专家对集镇重新进行规划修编,测绘1∶80000的《平江县长寿镇村镇体系规划》,并顺利通过省、市、县三级评审,新的规划东推南移,建立四纵八横十二街、四大产业区、二条风光带和一座将军公园,到2015年,镇区面积达5.6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逐步把长寿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和湘东地区农副产品集散贸易中心。

1949~1999年,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近 5亿元,完善城镇建设项目100多个,使长寿的城镇功能日趋齐全,城镇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一)水利,1979年,兴建自来水厂,日供水5000 吨,1999年,对自来水厂进行扩容改造,将日供水量提高到1万吨,基本满足镇区居民和工矿企业的用水,并逐年对城区1.4万多米下水道全面进行整修和改造,较好地解决了管道堵塞、污水四溢的状况。(二)电力,投资4000万元新建11万伏输变电站,投资2000万元对镇区及周边30个村进行网改,区街道全部安装路灯,全镇电灯照明率达100%。(三)道路,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省道平修线长寿段沙改油,投资260万元对城区道路全部进行硬化,投资 500多万元对全镇村级公路进行改造,基本实现村村通路,组组通车。(四)市场建设,1993~1999年,共投资300万元,建立和完善药材、蔬菜、建材等5个专业批发市场,兴建铺面、摊位1000多个。(五)电讯广播,累计投资400万元发展电讯广播事业,至1999年,开通电话3800门,设置公用电话亭16个,54个村(居委会)全部通电话,镇区居民电话入户率达72%,移动电话、数字传真、无线寻呼全面开通,镇区开通16个频道的有线电视。(六)配套建设,投资800多万元,兴建、完善2所中学和4所小学的基础建设;投资近1000万元,改善医疗、卫生、民政等设施建设。(七)房地产,1989~1999年,先后有房产大厦、长寿汽车站、供电大厦、黄金矿大厦、自来水厂大厦、百货商场大楼等20个部门企事业的办公楼相继投资兴建;全镇居民及农民进镇建房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八)建筑,1990年,有2家建筑工程队,经改制重组,1999年,成立平江县长寿建筑总公司。该公司除承接镇内近30个重点建筑工程外,还在岳阳、长沙等地承揽大宗建筑项目20多个。

河东集镇 地处平江县西乡,属瓮江镇管辖,坐落在塔兴村内。塔兴,最早名为脱头,后更名为塔头。实行村建制时,命名为塔兴,是河东乡政府所在地。1995年辙区并乡建镇,河东乡并入瓮江镇,成立瓮江镇河东工作管理区。

河东盛产金桔、生姜和辣椒,早在明清时期有茶庄数个,是西片茶叶销售的主要市场。60年代,该镇为河东乡所辖11个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1972年,拓修长6公里、宽4米的太河公路,连通了河东乡与平长公路,改善了区域的交通条件。1984年,编制《河东乡集镇建设规划》,规划控制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距县城仅12公里。1985年新修河东大桥,解决汨罗江横渡问题。1996年修建平伍公路,为河东集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该镇已经成为瓮江镇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进镇落户人口达 300余人,已建成房屋62栋,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形成一个有城镇人口1400余人的小城镇。至1999年,有年发电量500万度、装机容量为 1000千瓦的大洲滩电站、年产值500万元的兰业硅砂有限公司等企业。

筻口镇 属岳阳县。民国时期为复兴乡,1949年为筻口区筻口乡,1953年设筻口镇,1958年为大筻口公社,1984年社改乡,同年恢复建制镇;1995年与潼溪乡、熊市乡合并为筻口镇。距市区29公里、县城27公里。总面积13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辖58个村、592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52385人。

镇政府驻筻口,因境内有新墙河、游港河流经汇合,旧时有很多乡置豪筻捕鱼为主,故名筻口,镇区早于清代即已形成集镇,民国初有南货、北货、饮食、日杂、手工作坊等30多家。1999年建成区面积 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50人。水、电、路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产生于镇区范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5亿元,各类税收380万元,财政总收入580 万元。

镇区有县属、镇属部门单位22个,工业企业78 家,个体工商户858户,以制造业、建筑业、饮食业为主导产业,从业人员2500多人。有中学、小学和中心医院,建有日供水量3000吨的自来水厂1个、农贸市场3个。修建了全省一流的敬老院,筻口中心医院被评为省级一等甲级医院。镇域交通便利,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有各种车辆940辆、程控电话4000多门,建有1个电信支局、3个模板交换点,架设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联通号吸收塔各1个。镇有线电视用户4000余户,建有1个高标准文化中心、可容纳1500人的影剧院。

界岭集镇 位于岳阳县筻口镇界岭村境内,新墙河上游支流,沙港河畔,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村级小集镇。1949年,界岭村属岳阳县第43区,1966年属熊市公社,1987年,属熊市乡,1995年并入筻口镇。

该集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距岳阳市38公里,距县城荣家湾36公里,省道1834线横贯村境东西,全村有耕地面积730亩,其中水田709亩,旱地21亩,山林980亩,有7个村民小组,202户,669人。

80年代,界岭集镇规划面积0.5平方公里,计划沿省道1834线东西延长拓展。至1999年,界岭集镇面积已达0.18平方公里,街长1公里,水、电、路基础设施齐全,成为四乡物资集散地,共有临街铺面128个,集镇常住人口320多人,主要从事南百货批发、五金日杂、餐饮、建材、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有大型竹木加工厂1家、米厂2家、预制构件场3家,各类家庭小作坊60多户;有东风货车3辆、农用车辆8辆、摩托车85辆;建有卫生院1所、熊市完小和熊市中学各1所;实现村组通公路,投资3万多元,高标准修建下水道600多米,架设路灯18盏,新装IC磁卡电话机2门,有线用户96户,入户率48%;103户安装程控电话,入户率51%。

注滋口镇 原系洞庭湖洲,滨临藕池河,最初形成于清咸丰九年(1859)长江决口以后,当时河道弯曲如锯齿,又是藕池河入洞庭湖口,人据其形呼为锯齿口,送演变为注滋口。据传,清光绪年间,岳州知府魏奎游历至华容县南山浓家山,观藕池河入湖形势,闻乡老传说,正式从官方认定其地名为注滋口。光绪十一年(1885)始有人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华容县第九区,1956年称隆西乡。1958年属幸福公社。1961年从幸福公社独立出来成立隆西公村。1983年恢复乡建制,1984年,注市镇合并为注滋口镇,镇政府驻注滋口镇国庆路。该镇位于县境南端,北距县城32公里,西距南县县城30公里,是华容县南部重镇。北临藕池河与插旗镇河相望;东与幸福乡毗邻;西南与南县接壤。耕地面积40579亩,总人口3832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万多人。辖34个村(居)委会、247个村(居)民小组,1999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5053万元,各类税收总额700万元。财政总收入952.5万元。农业总产值6900万元,其中种植业 3948万元,林业4万元,畜牧业1128万元,渔业1820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棉花7500吨,稻谷5600吨,油菜籽3000吨,出栏生猪 8500头,出笼家禽4500万羽,水产品3000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后,正式形成大型集市,其时,由于水运发达,各类土特产和工业品在此集散,远近船帮轿马来此歇脚,武汉、长沙、岳阳、江西等地商贾在此云集,一时店铺林立,市井繁荣,远近闻名,人称“小汉口”。80年代建镇后,集镇建设速度逐渐加快,1999年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成区1.5平方公里,水、电、路、通讯诸设施一应齐全。产生于镇区范围的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各类税收300万元,财政收入350万元。

镇区范围内设有县、镇属部门单位34个,堪称华容县南部中心。集镇个体私营企业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4家,50万元以上的18家,小型个体工商户460家。镇区以家俱业、建筑业、纸箱加工、竹器加工、粮油加工为主导产业,洞庭油脂厂股东8人,资产总额398万元,年产值1800万元,个体独资的纸箱厂年产值达700万元。有县办高中1所,初级中学 2所,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5所,教职工248人,有福利院1所。

镇区内已建成三横三直棋盘型街道,三横是:老街复兴路,长2公里;兴业路,长1.2公里;大桥路,长1公里。居民区、工业小区、农贸市场,服装市场、摩托市场、电器市场等,各成体系。镇区交通便利,有直发华容、岳阳、益阳、南县、沅江、常德、株洲、深圳等地班车,有通讯电话2400门,有线电视差转台用户1100户,镇区街道绿树成荫,高楼鳞次栉比,广告招牌整齐划一,布局井然有序。整个街道装有路灯。

四门闸集镇 位于华容县注滋口镇区至朝天口公路主动脉中段,距注滋口镇区8公里,处于隆西沟和立新沟交叉处。因在立新沟、隆西沟建有两两相对、形成井字形的4座拱闸得名。集镇形成于 1978年前后,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至1999年,已建成区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人,有个体工商户110户,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 家,县、镇属部门单位7家。墟场国内生产总值约3000万元,产生于墟场的各类税收总额80多万元。产业主要有南杂、百货、油脂加工、饲料加工等。洞庭油脂厂年产值2000万元,年创税利80万元,财政收入90万元。镇办隆西中学有教职工110多人、学生1700人,集镇辐射5个村1个渔场。注朝公路经集镇南北贯通,东西向有公路通邻镇邻县。集镇规划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电、路、通讯设施齐全,消费市场日趋活跃。

界头铺镇 位于湘阴、汨罗、望城3县交界处,距县城17公里,距省城24公里。旧为县南驿道上从长沙进入湘阴地界的第一铺,南至长沙,北抵湘阴县城,西至樟树港镇,湘长公路穿镇而过,界樟公路与樟树镇相连,交通便利,素有湘阴南大门和小城关之称。

1949年7月前,界头铺镇属文家、忠义2乡,同年8月由金凤、金龙等5乡并为金龙乡。1958年属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金龙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95年改称界头铺镇。辖14个村、1个居委会、1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人,集雨面积4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23亩,其中水田13356.5亩。1998年加快小城镇建设,集镇已具相当规模。镇区规划面积2.0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约1平方公里,水、电、路设施较为齐全。

1999年,编制《界头铺镇总体规划》,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开发周期2~3年。

1998年,投资120万元兴建农贸市场,有门面40个,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至1999年,界头铺镇共投资4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近百万元,按集镇建设的高标准要求,水、电、路、下水道一并进行,已拆迁房屋19栋,共3800平方米,开挖土方近30万立方米,基本拉通燎原路,整修新望路,新架线路2条;建大小商场6栋,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六塘镇 湘阴县“东大门”,地处湘阴、汨罗2县(市)交界处,省道1809线从东到西贯穿境内,全长7.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总面积35.4平方公里,3578 户,14528人。六塘乡集镇规划区设置公共事业区、社会服务区、商业生活区、工业产业区。六塘镇共有二、三产业经营户120多户,年产值过亿元,其中兰岭茶厂生产的兰岭毛尖获国际金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至1999年,集镇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3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