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纺织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境内纺织业历史悠久。从华容县出土的陶纺轮证实,早在5000年前就有原始的纺织业。隋唐时期,手工丝、麻纺织品技艺已达较高水平。北宋建隆年间(960~963)百姓纳税,以绢代钱,平江县为全省交纳丝税上千斤的五县之一。到清光绪年间,岳阳、平江两县所纳丝税居全省第三、四位。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逐渐兴起。明代,手摇纺纱和脚踏木织机的手工纺织技术已遍及农家村户。清末,海禁大开,纺、织机械传入境内。光绪三十三年(1904),平江县凌容众从日本引进脚踏纺纱机,经改良后达16~30绽,日可纺纱1斤8两,开境内机械纺纱先河。民国初,随着洋沙、洋布的输入和农村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平江县献冲人李六如从日本回来,走实业救国道路,于民国7年领头筹资5万光洋创办织布厂,从宜昌引进新式脚踏铁木织布机100台,所产土布质精耐用,著闻全省。这一时期,湘阴、平江、岳阳等县先后引进针织技术生产纱袜,销往毗邻省、市。印染技术也由单一纯土靛蓝染底色、五倍子熬水染青改为成靛、快靛、黑靛粉染青到硫化青染色。

60年代,纺织设备改造与工艺革新开始起步。1966年,岳阳黄麻纺织厂引进半条麻纺生产线,机械化生产麻袋、麻布和麻纱线,开境内纺织机械化之始。

70年代,纺织行业迅速发展,科研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兴建一批棉麻纺织、印染、针织、复制、丝绸、色织、化纤企业,基本形成门类较全、设备较先进的行业。岳化锦纶、涤纶分厂的投产,开创境内以石油芳烃生产纺织原料的新局面。

80年代,纺织科技发展迅猛,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节奏加快。先后从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贾卡提花经编机、剑杆织机、自控梭织机等,辅以气流纺、自捻纺、尘笼纺、高速平幅漂炼等新技术。

1985年建成投产的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属亚洲最大苎麻纺织厂,在90年代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仍开发新产品40多个,有9个获省级新产品。其中,苎麻棉色纺色织布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主要产品洞庭牌(DT)7.5-70公支苎麻纱线及竹节纱、包芯线、交捻线、染色纱、色纺纱、幅宽75英寸(约 1.9米 )以内的苎麻布、混纺布、交织布及漂白、染色、印花、色织等系列纺织品,95%出口。出口量占全国麻纺织品出口总量的15%左右,居同行业之首。1997年,该厂靠科技进步开发生产出细旦涤麻面料,以其优良的透气性和穿作感受,深受消费者青睐。1992年,岳化总厂锦纶厂开发生产的帘子线用尼龙6高粘切片,获市成果推广二等奖和省成果推广四等奖。次年,该厂研究开发的1.4D锦纶-6圆形丝束,为纺织行业增添了一种新材料。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