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气象、地震监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气象

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在城陵矶海关建立气象测候所,进行气温、雨量等气象观测。至民国27年因战事中断。

1952年7月,湖南省军区建立岳阳气象站,有科技人员5人。1954年3月,气象站扩建成岳阳气象台,为省内第一个基层气象台,有科技人员15人。1956年6月,开始天气预报公布。1958年,推广云南省镇雄县气象站经验,收听大气象台天气形势分析和预报广播,结合当地气象要素,制作补充天气预报,服务农业生产。同年,省气象局在平江县气象站布农业气象观测点,开展水稻、小麦的物候观测。1964年,岳阳气象台改为岳阳专区气象台,辖平江、湘阴、汨罗、华容、临湘5个县气象站。至此,台站网基本形成。

70年代初、中期,全区台站按春播、汛期、寒潮、降水、冷空气等天气趋势、强度进行研究,初步掌握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及时发布预报消息,对农业生产趋利避害起到很大作用。70年代后期,随着气象设备的更新,信息范围的扩大,科研工作更加活跃。1976年,参加湘中地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试验和长江中游4省11市(地)汛期天气预报协作。这一时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有:预报的改革总结,定量预报的推广应用,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的提炼,物理量计算的应用研究,天文因子和海温、地温、太阳黑子的应用,农业气候区划等。还编写出《岳阳地区军事气候志》和《岳阳地区气候志》。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开发应用,预报和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对大气扩散与污染、大气环境评价、数值传输、城市气候考察、气候分析与评价等项目研究全面铺开。

1991年,市气象台与省气象台专线式微机远程数据通信试验成功,并在主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形成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气象预报实时业务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经省内外同行专家论证并修订,于1992年建成省内第一个地级实时预报业务系统。接收国家、武汉气象中心和省气象台的各类气象信息。1995年,全市建立5个县级气象预报系统。1993~1995年主汛期,开展暴雨现场科学、业务试验(系国家“八五”攻关85-906项的子项目),省、市15项气象科研成果投入市境汛期气象服务业务应用,均取得较好效果。1996年,按国家统一部署,筹建市气象卫星综合利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岳阳小站),解决了气象通信和信息处理中尚存的部分“瓶颈”问题。1998年完成从专线通信向卫星通信过渡。1999年增设卫星通信单收站。这一时期的科研成果有吕明、李良文参与的《湖南省暴风雨现场科学业务试验研究》,1998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地震监测

岳阳是湖南省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地震科学事业极为重视。1971年12月,省确定在华容县建台,开展地震监测和地震科研。次年12月,地区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拟定防震抗震实施方案。随之,地区科学技术办公室确定一名干部兼管地震工作。1973年,地区在湘阴县举办全区首届群测群防技术学习班,并建立以“三土”(土地电、土应力、土地磁)的为主要手段的地震群测点。1976年6月,成立地区地震办公室,配编2人。岳阳、湘阴、临湘、汨罗、平江县亦成立地震办公室。1977年,建立岳化地震台及汨罗地震台。1980年,地区地震办公室增编到6人。1982年撤销岳阳县地震办。1984年建立长炼地震台。1985年平江、湘阴、临湘县改为地震观测台。1987年,全市从事专职观测地震台7个,地震专职人员28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拥有测震、地倾斜、短水准、地磁、地下水位和水化等观测仪器13台项,初步形成地震监测网。各台、站运用宏、微观手段,对境内地震活动作出观测分析。同时,接收全球地震活动信息,并摸索出一些经验。1987年前,连续4年参加全省地震监测资料质量评比,汨罗台先后获地震速报第二名、测震资料第三名和85型测震资料优秀奖;岳化台测震资料第一年度获第四名,后三年连续获第二名;平江台水平摆资料连续二年获第三名,一个年度获优秀奖;湘阴台地倾斜、临湘台地磁均获优秀奖;长炼台水化、市地震办的地下水位和跨断层短水准等新上手段均获优秀奖。自1988年省地震办开始评奖起,岳阳市地震办编写的《年度震情研究报告》连续4年获一等奖。全市地震科学研究先后取得15项成果。其中较突出的成果有《旱涝与地震关系的探讨》、《土应力资料的分析研究》、《在资料处理中应用付里叶级数拟合法的探讨》、《地震分析与微机开发应用》、《群震监测和分析》等5项。

1991年,市地震办增编至8人。1991~1998年,跨断层短水准测量获全国观测质量评比优秀奖,并获省地方地震科技进步四等奖。1994年,胡良生、王修琼撰写的《岳阳九四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获岳阳市科技优秀论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