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交通运输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水运

水运是境内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排筏和木船,开始形成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格局。三国时期,港埠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造船业出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湘鄂绅商成立由官督商办的鄂湘善后轮船局,次年四月,开辟长沙经岳州至汉口轮船运输航线。及至民国末年,境内所造船只仍为小吨位木船。港口设施简陋,码头装卸肩挑背扛;河床淤塞严重,碍航现象时有发生。

50~70年代,水运部门主要是清理、疏浚、整治航道。同时,对船舶、港口、码头、库场逐步进行改造更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运科研的速度加快,并在航道整治、助航设施、通航建筑、码头建设、装卸机械、船舶修建等方面,取得一批科研成果。1958年,岳阳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王善初等自行设计制造出一艘80马力(58.84千瓦)木质拖轮,曾开到南京港参加展览。随后,陆续制造出“三八”、“超英”等柳条结构小型拖船,牵引力为150吨。70年代起,境内造船企业开始生产水泥船。7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生产钢质船。1979年,市船用齿轮箱厂研制出16型船用齿轮箱。该产品操纵灵敏,维修方便,适应小马力柴油机配套,填补省内空白,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982年,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地区交通局、市水运公司共同研制出船用柴油机燃油加热节油装置,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华容县水利局挖船队易永容研制一种超小型挖泥船,获国家专利权。1989年,市水运公司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艘内河300吨级风帆助航节能船,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4月建成的千吨级江海直达集装箱多用途货船“海鹰号”投入营运。该船由省航运科研所设计,岳阳市水运公司造船厂建造。1991年由国家交通投资公司批准兴建的城陵矶外贸码头,主体工程为2个5000吨级江海轮泊位,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为60万吨。1994年底建成。

二、公路

公路建筑与养护公路建设始于民国5年通车的长岳军路。23年,由省公路局测设承建的长(沙)武(昌)线中的长(沙)平(江)段,在翻越箬埠岭危险路段中,总工程师周凤九现场勘测,采用钢筋混凝土“天桥”方案,属国内首创,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科技研究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兴旺而发展。50~60年代,公路建筑围绕泥结碎石路面存在的路基不稳固、路面强度差、平整度低、桥梁不适应等问题开展科学研究。70年代,重在提高砂石路面、沥青路面质量开展科研。80年代,针对油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全面提高公路等级。1981年,郭镇炼油厂率先进行沥青油料氧化时间、温度及沥青掺配量研究并取得成功。1984年,在对油路基础强度及就地取材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先后试铺水泥稳定风化花岗岩,水泥、石灰混合稳定湖土,水泥稳定矾渣等油路均获成功。90年代,岳化研制的新型路面材料SBS改性沥青科研与铺设试验在湖南省桂阳县获成功,创中南地区和省内新型路面材料铺设之始。

公路养护及施工技术  50年代,围绕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效,创造和推广刮路拌、两用耙、月弓锤。60年代,研制和推广橡皮扫帚、船形运料车、三角斗铺砂车、畜力单边或双边回砂器。70年代起,养路朝机械化方向发展。1980年,省公路局在岳阳召开机械养路经验交流会。次年,在岳阳县公田养路工区举办机械化养路试点。之后,又创制出扫砂车、刮波器、洒水车等多种机械。90年代,高等级沥青砂石公路一次成型夯实机械由市公路局、城建局相继引进并投入使用。1997年,市交通部门引进美国国际酶制剂公司生产的帕尔玛液态复合固化醇,5~9月,分别选华容、汨罗、云溪等县(市)、区作湖区、山区、平原微丘地三种不同土壤条件道实验获成功。比同类地形油路建设减少用工40%,降低造价30%以上。同期,办公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始启动。

桥梁建筑与维护  50年代,主要对原有石台木面或木台木面桥,增加桥面泥结碎石层和对桥梁木料进行防腐处理。60年代,围绕改造危桥和改渡为桥开展科研,率先在省内引进乱石拱桥、双曲拱桥、微弯板桥、钻孔灌桩基础等先进桥梁结构与建筑技术。70~80年代,桥梁建筑科技朝轻型化、受力合理、安装方便、节省工料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引进有筋有肋和无筋无肋的双曲桥、曲面薄壳、波浪薄壳、箱型板拱、箱肋坦拱、钢筋砼桁架拱、箱型桥台及卧台等建筑技术。修建大中型双曲拱桥17座,其中最大跨度40米。1976~1980年,在省公路局和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支持下,地区公路养护总段和交通局在岳阳县建成公田、新墙两座大桥,分别采用箱型板拱、箱肋坦拱设计,属省内首创。

1996年2月,洞庭湖大桥由计委批准立项,同月,通过广东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估。4月,通过由省国际咨询公司组织的省内外专家对大桥可行性研究。7~8月,通过环保、水利审查。9月,全国著名桥梁专家会审,通过建设方案。12月19日正式开工。该桥设计主桥桥型为不等高三塔、双索面空间索、全漂浮体系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肋板架式结构的斜拉桥,跨径为130+310+310+130米。索塔为双室宝石型断面,中塔高125684米,两边塔高99. 361米 。引桥为连续梁桥,跨径20~ 50米 。路桥全长18868.82米,其中桥长5747.82米,接线长4426米。桥宽20米,双向四车道。主桥桥面高52米(黄海)。设计通航等级Ⅲ级。为首次在国内特大型桥梁中采用三塔斜拉桥结构体系,是湖南省桥梁界的一大科研项目,系国内最长内河公路桥。1997年5月开工,年底竣工的新墙河二大桥,是为确保107国道畅通而兴建。全长581.12米,采用钢筋混凝土T型结构,设计载荷汽超20-120。建设速度居全省同类桥梁之最。

三、铁路

民国6年9月3日,武昌至岳阳通行工程车,境内始有铁路运输。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修成通车,岳阳遂成为京广大动脉上的一级大站。70年代,机务段迁入始建于民国6年的岳阳北站,站内到发线由1965年的5股增到20股。1974年编组站投入运行,至1985年,站内股道增至24股。1989年,站内通信信号由扬旗全部换成自动闭塞行车方式,机车调度迅速方便。1993年,岳阳北站新建到发站9道。1995年完成荣家湾车站货场扩建工程。1996年4月,长炼专用线新建聚丙烯线2条及站台、仓库各1座。同期,岳阳北站还扩建了厂前站,站场内北区D63-D13间非调进路。新辟己内酰铵20道新线,完成4道与8道换轨。1992年12月,洞氮专用铁路正式投入自营、运营。1997年9月,岳阳机务段组织一批ND2内燃机车,逐步换下各调车场点14台前进(QJ)型蒸汽机车,至11月底,全部实现“内燃化”。

1950年,江零331厂铺设境内第一条铁路专线。至1999年,全市共有铁路专线29条,全长110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5条,运量在5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有6家。

四、管道

境内管道运输技术,随着石化工业的兴起应运而生。

1965年,长炼开始建成250公里陆城至厂区的输油管道。

197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538部队承建长炼至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厂(今岳化)管线铺设工程,四化建承担管道安装,当年建成11公里管道。

1979年,洞氮建成长炼至该厂、管径为133毫米的2条均为32公里输油管道长炼陆城至厂区的输油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