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方志 > 岳阳楼志 > 园林胜景 > 正文

第五节 城墙 平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07-24 12:00

    古城墙 据清嘉庆《巴陵县志》记载:“南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筑巴陵郡城。《水经注》晋太康元年(280)立巴陵县,宋元嘉立巴陵郡城,跨岗岭,滨阻三江。《乙丑县志》巴陵郡城因邸阁城增筑,沙虚土薄,水侵城麓,历代仍其旧。然邸阁与巴丘二城多混为一,故云。”唐天宝年间(742756),裴光赞曾筑巴陵城。到北宋时,因多年洪水冲刷,西城墙不断垮塌,至滕子京使岳州时,西城墙已内迁数百步。元至正二年(1342),吴王朱元璋与汉王陈友谅大战岳州,城垣被毁。明洪武二年(1369),明大将军徐达巡视岳州,见城垣毁坏严重,乃下令重修城墙。洪武四年,拓城基用砖石筑之。洪武二十五年,指挥使音亮又重加修葺,“周一千八多丈,计七里。高二丈六尺。雉堞一千三百六十五,各高四尺。为门六,曰:迎阳、昌江、岳阳、水西、南门、北门,皆有月城”,并凿汴河以护卫城垣。嘉靖年间(15221566),西城墙因洪水冲刷倒塌,知府赵之屏、金藩、姜继增相继修葺。隆庆初,分巡副使施笃臣、知府李时渐又重修,并自江滨筑土堤护之以御水,堤自南至北,周数百丈,高六尺。后又加砌女墙,即在城墙上修筑能眺望的小墙。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李炘重建城楼改四门:东曰迎晖,南曰迎薰,北曰迎恩,西曰岳阳。康熙十三年,因吴三桂部占据岳州叛乱,城垣大部被毁,知县王国英奉发帑金修葺。雍正四年(1726),巡抚布兰泰拨款重修,后又被洪水冲垮。乾隆五年(1740),西南城墙被洪水冲垮,总督班第奏拨舵杆洲岁银修葺。由知府田尔易、知县张世芳承修。重修后的城墙计周长六里三分,东西相距一里余,南北相距二里二分,周一千六百四十五丈,炮台十二座、垛口一百六十四。乾隆三十九年,知府兰第锡、知县熊懋奖详请湖南巡抚梁国治等上奏朝廷,拨银钱重修城墙并岳阳楼等。其中,重修城墙长1148丈,设门有五:南曰迎薰、东曰湘春、北曰楚望、西曰岳阳,另群一门曰小西门,共费银22866两。道光年间(18211850),太平军与清军在岳州展开拉锯战,岳州城墙再遭战火毁坏,四门城楼俱毁,仅余东门城楼。1913年起至1926年北伐军占领岳阳止,7次南北军阀混战,加快了城垣的毁灭。民国12年(1923),岳阳县政府拆城墙卖砖,以解决财政困难,共拆毁城墙1300余丈,收入砖费1515元,仅余岳阳楼城基及南门吊桥段小部分城墙,引起周围各县抗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城墙及其上的古建筑群,被划为重点保护区,多次进行维修、保养。19831984年,按原有形制,在古城北端重修城墙30米。

    仿古城墙 2006年,大规模开展岳阳楼新景区建设,修筑仿古城墙1200米,最高点为16米,设400个箭垛,3个碉楼。砌筑城墙共用40多万块青砖,来自68个地区,30%的青砖上刻有产地名称。古城墙与仿古城墙连成一体,延绵起伏,雄伟壮观,衬托岳阳楼的高大。

    平台 岳阳楼依山傍水而造,距洞庭湖岸50多米,方便景点布局和园林绿化,产生错落有致的景区环境。湖岸边坡基座板岩介于洞庭湖高低水位之间,受湖水侵蚀严重,历史上经常出现崩塌、滑坡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岳阳楼古建筑群的安全,便于游人登览,先后在坡面上修筑起五级高宽各异的平台。从中心及两侧各有踏步上下贯通,湖岸至最上层岳阳楼所在一级平台地面高差约25米,坡度26度。按习惯称呼,岳阳楼所在的城墙平台为第一平台,古城外檐墙以下依次为第二至第五平台。第二平台建于1957年,挡土墙以花岗岩条石修砌,长150米。第三平台建于1958年,花岗石砌挡土墙170米。平台地面宽11.5~17米,中部高程41.2米,与第二平台落差为5.42米。第四平台挡土墙,长150米。平台地面宽6~8米,中部高程36.22米,与第三平台落差为4.88米。第五平台挡土墙为临湖泊岸,长230米。墙体以片石修砌,坚厚结实。平台地面宽7米,中部高程32.88米。洞庭湖涨水季节水位常超越这一高度,因此,在挡土墙上砌有坚实的围墙,以防洪水侵袭。

    2006年新景区建设后,又进一步扩展平台,除第一平台没有变动外,其他平台增加了新的景点,增添了绿化。二、三平台用奇石点缀,花木扶疏,墙下种近百种树木,自然天成,四级平台上立130多座诗碑词碑,记载历代文人墨客赏湖观楼的心迹。在第五平台的南面复制偃虹堤,这是滕子京的惠民工程之一,起防洪和应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