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播电视

内容阅读

概况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02 12:00

    1991~1996年,岳阳广播电视事业有较大的发展。1996年,全市有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台11座、厂矿企业有线电视台10座,千瓦以上的骨干电视转播台10座,千瓦以下的电视差转台39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9座。开通了达摩岭至金鹗山89公里长的湘北微波干线,建起了微波站;架通了有线电视干线809.5公里,有10万多户家庭看到了有线电视。市和各县(市)、区、场都建立了广播电台,市区建立了中波转播台。全市初步建成了一个既有岳阳特点又与中央同步协调的有线广播、调频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微波和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广播电视网络。
    事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991年8月,中共岳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筹建岳阳有线电视台。1992年1月举行试播典礼。1993年元月正式播出。至1996年,市区架设主干支线600多公里,用户发展到6万多户,开通了中央台4个加密频道。先后自办了《岳阳有线新闻》、《有线广角》、《市场潮》等专栏节目。每天播出文艺节目6小时,共播出19套电视节目,全天转播时间达18小时。
    从1993年起,岳阳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抓了广播电视中心建设。该中心的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第一期主体工程7800平方米,1996年已全面竣工,市广播电视局和岳阳人民广播电台、岳阳电视台、岳阳有线电视台全部搬入广播电视中心办公。
    岳阳电视台在事业建设上着力抓了扩大覆盖的工作。1994年投资100多万元,在达摩岭电视转播台新上1台10千瓦电视发射机,于1994年国庆节前建成投入使用。1996年,又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与省联通的微波铁塔,并开通了岳阳电视台到临湘的微波,使岳阳电视台的信号覆盖全市各地。
    岳阳人民广播电台主要是抓了扩建工作。在1993年8月建立岳阳经济广播电台后,1994年10月又增设新闻台,两台均为岳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内设机构;《洞庭之声报》由创刊时的4开4版,扩大到4开8版,期发数达6万多份。电台每天播出的广播节目由1套增加到2套,播出时间由每天8小时增加到21小时,其中自办节目由6小时增加到19.5小时,并由录播全部改为主持人直播。发射频率由2个增加到4个,功率由1050瓦扩大到3100瓦,覆盖全市。
    县(市)、区、场广播电视着重于扩大覆盖率建设和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广播电视建设问题。华容县和临湘市都新建了电视台,平江县、汨罗市、湘阴县、岳阳县、钱粮湖农场、屈原农场均建起了千瓦电视转播台。临湘市1996年实施的“金桥”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工程.第一期投资60万元的枢纽工程已经竣工。全市各乡镇(分场)都建立了广播电视站,村一级建广播室的1713个,占村总数的55%。已架广播电线20145.46杆程公里,已装喇叭的农户达32万多户;市、县、区、场已建调频台13个,乡镇建小调频台63个。全市广播和电视的总覆盖率均已达到95%,凡已安装有线电视的地方,均可收看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华容、临湘、郊区、北区荣获省级农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占全省18个先进县、区的22.2%,君山、建新、黄盖湖3个国营农场在事业建设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有79个乡镇跨入省级农网建设先进乡镇的行列。湖南省农村广播电视网达标现场会于1992年6月22~25日在华容县召开。
    宣传创优获得“稳产高产”成果。市广播电视局以宣传创优为契机,推动整个宣传质量的提高,硕果累累。1991年,岳阳电视台与有关单位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毛泽东和他的乡亲》,获湖南省电视文艺一等奖、中宣部举办的《建党70周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展播奖》和全国大众电视剧《金鹰奖》一等奖;1992年,岳阳电视台与有关单位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湖南电视文艺特等奖、全国电影厂优秀电视剧奖,李鹏总理题了片名,作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献礼片,在中央台隆重推出。这一年,岳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节目《日本滋贺县为湘阴农民周凯军举办产品展销会》、华容县广播电台的系列报道《分流干部数风流》,均获湖南广播节目评选一等奖。1993年,岳阳电视台拍摄的春节文艺晚会获湖南电视文艺一等奖,该台独家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吴獬》,获湖南电视文艺二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四台播出。岳阳人民广播电台有3个广播节目获湖南广播节目评选一等奖,其中《只要名茶,不要名利》获全国广播节目评选二等奖。1996年,是岳阳广播电视在宣传创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生产中获得全面丰收的一年。岳阳电视台独家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名将段德昌》,获“湖南电视奖”一等奖、湖南“五个一工程”二等奖;该台独家拍摄的电视剧《回家》,获全国第16届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湖南“五个一工程”一等奖。这两个电视剧均在1996年国庆节期间由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该台摄制的电视消息《华容县团洲垸溃决,两万余灾民紧急转移》,获“湖南电视奖”一等奖;岳阳有线电视台的电视消息《彭书记过“七一”》,获“湖南电视奖”一等奖和“湖南新闻奖”,还有2个节目获“湖南电视奖”二等奖;岳阳人民广播电台主创的广播剧《征母》,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湖南广播奖”一等奖;岳阳市云溪区采制的广播消息《八项主张深入两岸民心,内地法官维护台胞权益》,获“湖南广播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奖”一等奖,是湖南省这一年在全国唯一获一等奖的节目。临湘市、汩罗市、平江县、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北区、郊区和长炼、岳化、洞氮、鹰山石化、岳阳造纸厂等广播电视台近几年均有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省获奖,由于这几年在宣传创优和“精品工程”生产成就辉煌,岳阳市广播电视局先后两次被评为湖南省广播电视宣传创优先进单位,岳阳电视台评为日常宣传优胜单位和“三创一争”先进单位,岳阳有线电视台在1993~199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有线电视宣传管理先进单位,排名第一。岳阳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向湖南台供稿先进单位。
    广播电视队伍特别能战斗。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305人,其中行管人员203人、编采人员258人(内有播音员和主持人119人)、技术人员145人、技术工人296人、文艺人员8人、农村乡镇机线员255人、其他人员140人。为了把她培养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素质高的广播电视队伍,市局采取组织学习和定期培训、建立制度、严明纪律、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一系列措施,使这支队伍得到了较全面的提高,先后有315人获得职称,其中高级15人、中级59人、初级241人;高级职称中有高级工程师8人、主任记者4人、二级编剧、导演2人,主任播音员1人。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兼电视台台长段华被评为岳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临湘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高建国和岳阳县广播机线员李泽民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广播电视工作者;原岳阳县广播电视局局长胡金保和汨罗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子文,由市政府授予广播电视系统先进个人;岳阳电视转播台台长苏文峰,由市委授予五好干部称号。在1996年的抗洪斗争中,面对百年未遇的洪魔,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千余名干部职工和全市人民一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日夜深入一线采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舍生忘死,历尽艰辛,在最危险的决口和抢险堵漏的紧急关头,采拍了大量的惊险珍贵的图像资料,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全市百万军民奋起抗灾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和全市抗洪救灾工作,部分记者还冒险冲进倒口,乘冲锋舟去抢救灾民,被群众誉为不穿军装的子弟兵。全市有段华评为湖南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唐镇洲、冯一粟、许美雄、欧阳松、吴恺、刘立、黄希志、吴德胜等一批记者被评为湖南省宣传系统抗洪抢险先进个人或优秀党员;有魏广等20名记者被市广播电视局授予抗洪救灾宣传“双十佳”记者,并记三等功;吴湘成等50名记者和骆志毅等73名记者被市局嘉奖和通报表扬;还有陈三宏、任建军等13名记者评为市宣传系统抗洪救灾模范,16人评为先进工作者。
    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近6年来,市广播电视局着重加强了对宣传、事业和音像卫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在宣传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宣传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96年,市局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中开展治散治滥工作,明确作出五项规定:①各县(市)、区、场广播电视台(站)必须完整地转播中央一台、省一台、市台的节目;②不得在中央台、省台、市台和外省台频道上打“飞”字;③县(市)台的点歌和广告节目黄金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④各县(市)、区要对乡镇电视差转台的转播内容进行调查,作出整顿;⑤各县(市)、区、场全年如有违反宣传纪律的现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市局领导亲自下去督促各台落实。二是在事业管理方面,市局对局直单位的管理,一般由负责事业建设的局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对重大工程亲自参加调查设计、选购器材、现场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全过程,严把工程质量关,对县(市)、区、场事业的管理,主要是落实《湖南省广播电视台站管理条例》的要求,帮助基层搞好事业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推广新技术,开发新成果,组织达标验收等。1996年初,市局成立了影视稽查队,和原市局音像管理发行站人员一道,切实加强音像市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卫星电视的管理,使广播电视系统职权范围内的管理发行工作得以正常运作。市局音像管理发行站和卫视管理办公室多次被评为湖南省音像卫视管理先进单位。巴陵公司、长炼、岳化、洞氮、鹰山石化、纸厂、电厂、四化建、三五一七、桃矿等10个厂矿企业广播、电视台多次评为市音像和卫视管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