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考证 > 史志研究 > 正文

毛泽东与岳阳的秋收起义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24 12:00

部 署 起 义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工农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并派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离开武汉,由湖北通城取道平江、湘阴至长沙。随即主持改组了湖南省委,决定将起义的重点放在长沙周围的湘潭、浏阳、平江、岳阳等七县市。8月30日,省委决定由毛泽东去平江、浏阳、萍乡领导农军,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平江县地处湘赣边界,这里有共产党领导的一支约1000余人的工农武装——平江工农义勇队,队长余贲民是由毛泽东介绍的早期中共党员。早在“八七”会议之前,根据中央指示,余贲民率部同浏阳工农义勇队合编,以二十军独立团名义,赶赴南昌参加贺龙领导的起义部队。8月5日,到离南昌不远的涂家埠时,得知起义部队已南下,追赶途中又遇敌阻击,两支义勇队只得分别折回江西修水、铜鼓。

在修水,平江工农义勇队遇到也因未能赶上南昌起义而转移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驻武汉)。该团是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华容的何长工,湘阴的陈毅安等在这支队伍里。为迷惑敌人,保存革命革命力量,三支武装合编为“江西省防军第一师”,驻防修水、铜鼓。警卫团编为第一团,浏阳义勇队为第三团,平江义勇队大多数人员补入第一团,少数补入三团。

9月初,毛泽东到江西安源部署起义,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湖南省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决定起义部队不再沿用国民党的旗号,公开亮出共产党自己的旗号,将“江西省防军第一师”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平江人)任师长,余贲民任副师长。原第一、三团建制不变;第二团以安源工人和萍乡等地农军组成。三个团合计5000人。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和师部副官杨立三还为起义军设计了上有五星、镰刀、斧头图案的第一面工农革命军红旗。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先夺取平江县城,切断长岳段交通,然后配合江西铜鼓、安源起义军会攻长沙。

喋 血 平 浏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条铁路,第二天又破坏了长武段的羊楼司、桃林等地铁轨,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由毛泽东派遣的的省委特派员何资琛领导岳州工农参加了破坏铁路的活动。

同日,师部及第一团从修水向平江长寿街进军。11日,占领平江龙门厂。次日,当行至离长寿街15华里的金坪时,不料驻扎长寿一带、起义前收编的邱国轩部,即第四团临阵叛变,从两翼突袭一团,加之来敌的阻击,一团三面受敌,损失200余人枪,辎重几乎全失。

余贲民在前线集合被打散的一团部队,准备重整旗鼓,再取长寿街,后侦知敌已插至我后方。总指挥卢德铭当即立断,率部退向平、浏边界,向第三团靠拢。并派员将金坪失利的消息报告毛泽东。后闻二、三团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及浏阳的东门市等地后,遭增援敌军优势兵力重围均失利。此时,毛泽东鉴于三路起义部队都受挫,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一团行至途中,接到毛泽东密信,嘱“将部队改道退萍乡再说”。余洒度还想反攻长寿进取平江。15日,毛泽东写信催问:“为何许久不来,真是误事不少,务于明日午前赶到排埠(三团驻地)。”余洒度只好勉强接受命令。

进 军 井 冈

9月19日,三路起义部队奉令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在文家市的里仁学校,毛泽东听说一团人马已到,喜上眉梢,他不顾前几天在浏阳脱险时落下的脚伤,柱着木棍欲出门看望一团官兵。这时,三团团长苏先骏领着卢德铭、余洒度、余贲民已到门前。毛泽东握着大家的手说:“好事多磨,相见不易,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当天上午,毛泽东还把何长工叫去,详细询问干部战士的思想情绪、健康状况等情况。当晚,他不顾战斗和行军的劳苦,召开师、团干部参加的前委会议。会议开了一整夜,就攻不攻打长沙及部队的去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毛泽东的不再攻打长沙,把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中去的战略决策得到大多数同志的赞成。

第二天,毛泽东率起义部队向莽莽苍苍的罗霄山脉中段前进。南进至泸溪,部队遭敌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此时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情绪,许多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感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毛泽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生死存亡关头,他不知疲倦地展开紧张的工作。据平江将军赖毅回忆:我当时任一团一营班长,那时每天行军都能看到毛泽东魁梧的身影出没在战士们的行列中。最初,一连有些同志不认识他,以为他是老百姓,便要拉他挑担子,毛泽东笑着说,我给你们挑了好几天了,今天你们连长叫我休息休息。后来得知他就是毛委员,大家都惊奇地围到他身边,看着他和蔼的笑容,谁都从心里和他更亲近了。

那时条件相当艰苦,大家既要顶着“秋老虎”爬山越岭,又要克服缺吃少药的困难。毛泽东常和战士们一样,都是头顶头,脚对脚地睡在山林里或屋檐下。一天下午,余贲民派张令彬(平江人,1955年被授中将衔)提前赶到宿营地为毛泽东等领导安排住处,当张令彬将毛泽东领进一处农民住房时。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比露天宿营强多了,看来什么时候也得有个窝呀。”他又反复叮嘱身边人员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吃了人家的东西要给钱,走时要把老百姓的房子打扫干净等等。29日,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这时已不足1000人。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并创造性地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0月27日,毛泽东率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从此,平江工农义勇队的部分同志及华容的何长工、欧阳煦、杨岳彬等,湘阴的陈毅安等便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开始了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