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考证 > 史志研究 > 正文

平江起义部队中的著名英烈

来源:岳阳市委史志办 日期:2018-09-06 11:39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平江起义部队,在漫漫征途上,有数万红军指战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英勇捐躯。其间,平江先后有5万青壮年参加红五军、红八军、红十六军和湘鄂赣红军等革命队伍,有21000多名壮烈牺牲。

在平江起义部队为国捐躯的数万英雄烈士中,有红五军第七团团长黄纯一、红八军军长李灿、红五军副军长(后任红六军军长)黄公略、红八军第一纵队纵队长陈毅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虎将”贺国中、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红三军团四师政委彭雪枫,红五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红八师师长胡筠(女),红16师师长高咏生、湘鄂赣红军独立师师长邱训民,湘鄂赣红军领导人涂正坤、曾国旗,红五军政委张文彬等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人格魅力惊天动地,可歌可泣,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黄纯一 平江起义最早牺牲的英烈

 

黄纯一(1905-1928),湖北黄冈人。又名宴如,学名勃。1922年当塾师。两年后去江西南昌任方本仁督办公署司书、卫队营排长。1926年4月赴广州,以第二名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在校结识了黄公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底,军校毕业后,黄纯一拒绝蒋介石委派的官职,毅然回到武汉。不久,黄公略来信告知彭德怀准备扩充部队,正在筹建随营学校,急需用人,并邀他同往湖南。1928年2月,他与黄公略、贺国中赴湖南南县,会见彭德怀,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随营学校大队长。同年6月,调任彭德怀所在部队一团三营九连连长,随部队移驻平江。7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来平江,与彭德怀、黄公略、黄纯一等策划暴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兼三十师师长,下辖一、四、七3个团,他任第七团团长兼党代表。

平江起义震惊了国民党湖南省当局,7月25日,湖南省主席鲁涤平调遣8个团的兵力,分五路进攻平江县城。29日,在与敌3个团进攻城东南的激战中,黄纯一身先士卒,与十倍于我之敌血战,不幸于7月30日牺牲于平江城郊。牺牲时年仅23岁。

 

贺国中 “虎将”英年捐躯

 

贺国中(1904--1929),原名祖徽,字书帆,湖南省湘乡县丰乐乡(今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人,9岁开始读私塾,13岁考入湘潭益智中学堂。年少时贺国中读书刻苦,学习成绩好。

1927年1月,贺国中与黄公略、黄纯一等同时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军事科学习。在学习期间,贺国中与共产党员黄公略、黄纯一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开始。贺国中与黄公略商量,决心参加广州起义,两人在巷战中幸免一死。同年冬,贺国中在黄埔军校毕业。1928年初,贺国中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1928年春,贺国中与黄公略、黄纯一等从广东回到湖南南县,经彭德怀推荐,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随营学校教育长、代校长。同年6月,独立第五师从南县开赴平江“清乡”,随营学校随师部从南县驻岳阳(今岳阳市)。7月18日,彭德怀召集第一团共产党员开会决定举行起义,并写密信给贺国中,叫他领导随营学校学生前往平江参加起义。贺国中接到彭德怀的信后,将病号和师长的亲信等10余人留在岳阳,带领近百人,以操练名义全副武装向平江进发。23日清晨,贺国中率领随营学校起义队伍到达平江县城,与平江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贺国中历任红军第五军第七团党代表、团长,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四纵队纵队长、第六纵队司令员。在坚守和恢复井冈山根据地等战斗中,他沉着勇敢,战斗英勇,被誉为“虎将”。先后转战赣南、闽西、粤北、湘南,威震敌胆。1929年6月下旬,湘赣边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为了孤立永新、莲花的敌军,必须立即攻取安福县城。7月中旬,攻占江西省安福县城战斗开始了,贺国中带领一个中队占领了距敌人很近的一处高地,敌人发现他是指挥员,组织密集的火力向他射来,他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黄公略 毛泽东器重的军事家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一词,是毛泽东为称赞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成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功绩而题写的。

黄公略(1898-1931), 1898年2月20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兴让乡(现桂花乡)朝阳村。1922年秋,黄公略与李灿、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3年8月结业后回湘军第2师3旅6团任副连长、连长。1926年7月,湘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因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黄公略被提升为第2师第30团少校团副。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12月,他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叶挺领导的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黄公略回湖南任国民党军独立第5师随营学校副校长、第3团3营营长,在官兵中宣传革命思想,7月同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4团党代表、中共红5军军委委员。后任红5军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5军主力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

1930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6军军长。他率部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任红1军团第6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后率部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斗。同年7月,毛泽东率领红4军、红12军再次来到赣西南,同红3军会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黄公略所部直接接受毛泽东、朱德的指挥。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3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18师的连续进攻,活捉师长张辉瓒;在富田战斗中配合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28师大部和47师1个旅一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9师独立旅。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

黄公略是中央军委正式确认的36位军事家之一,并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邓萍 长征中牺牲的红三军团参谋长

 

邓萍(1908-1935),别名邓少章,四川省富顺县人(今自贡市)。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红三军团参谋长,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军团级将领。

1926年底,邓萍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主力突围。

一渡赤水后的2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必须在本月底前重占遵义,以调动敌人南返。24日,彭德怀、杨尚昆(接替滕代远任军团政委)、邓萍率部队从川南急行军,扑向通往遵义的要隘——娄山关。等到了才发现,黔军已先我占领了这座通往遵义的北大门。三人开起了紧急作战会议。彭德怀对二人说:不仅要拿下娄山关,打通去遵义的通道,还要将山上的敌人全部消灭,避免其溃逃进入遵义,给我军下一步进攻作战增加困难。杨尚昆点点头:“是歼灭而非击溃,这是作战的指导思想。”按照两位首长的要求,邓萍作了部署并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十一团首先从娄山关左翼迂回到山后断敌退路,十团、十三团分别从正面和右翼进攻。尤其壮观的是邓萍集中了军团的全部迫击炮,向敌人的阵地齐射。只听得尖利的嘶叫声和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山峦沟壑之间。不到两个小时,娄山关的主峰上便飘起了红旗。 红军首占告捷,乘胜前进,于27日上午9时攻占遵义城外围的一个小隘口——石字铺。傍晚,进抵遵义城下。邓萍找来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蓝国清,研究攻城部署。三人隐蔽在茂密的草丛中边看边研究,邓萍举起望远镜一边仔细地搜索、观察。突然,“砰”的一声,一发冷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狠狠砸向他的脑袋,夺取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的生命。此时,他年仅27岁。 意外的变故,给彭德怀带来了猝不及防的重击,使他觉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这位身经百战、爬尸趟血的硬汉子也禁不住悲痛万分、泪流满面。

2009年9月14日,邓萍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灿 从平江起义走出的红八军军长

 

李灿,原名李文彬,字昭炳,曾化名胡月波、胡平。1901年1月1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城东李家村(今城关镇上冲村)一位农民家庭里。1918年5月,李文彬来到湘乡,经妻兄介绍,在湘军第二师第三旅第六团第一营第一连当战士,与班长彭德怀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李文彬帮彭德怀习文,彭德怀教李文彬练武。不久,经彭德怀介绍,李文彬又认识了营部文书黄公略,并很快成为好友。1919年,他们团结进步士兵,在军中秘密组织了以救国爱民为宗旨的“救贫会”。

是年秋,彭德怀因派救贫会员秘密处决恶霸地主欧盛钦,事发被捕后逃脱,藏在郭得云家。1921年8月,李灿被调到第二师师部任上士文书。有一天,他在师部接到督军署对彭德怀的通缉令,压下存档未转,并急找救贫会员商量对策。大家委托李灿速乘班轮赶到湘潭,劝彭德怀去广东投军,并将大家凑起的钱交彭作路费。

1922年春,彭德怀从广东回到湘潭县乌石村老家种地。李灿得知后写信给彭,劝彭同自己一起去报考湖南军官讲武堂,并替彭办好一切入校手续。不久,李灿同彭德怀、黄公略一起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7年秋,李灿所在的第一师改编为第四集团军独立第五师,彭德怀被提升为该师第一团团长。1928年2月,李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中旬,彭德怀率领第一团奉命进驻平江,行前,派李灿、张荣生等共产党员为前站人员,先到平江了解情况,以谋对策。李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李灿到平江后,其妻从家乡来平江,在城外租了一间农舍临时安家。7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到达平江后,李灿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住下,精心照料。

平江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编为红军第五军。李灿任第五军第十三师第一团党代表。不久,红五军军委成立,李灿任军委委员,并担任第一团党委书记。

1929年5月初,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时称红四军第五纵队)回师井冈山,与红军独立第一团会合。9月底,李灿奉命率领红五军第五纵队近千人,从平江县黄金洞出发,跨过幕阜山脉,向鄂东南进军,开辟新苏区。李灿自率红五军第五纵队进入鄂东南,作战数十次,连克崇阳、通山、阳新、大冶等城,开辟了鄂东南大片苏区。红五纵队也由不足千人发展到8000人。李灿已成长为赫赫有名的战将,与彭德怀、黄公略一起,被人们誉为湘鄂赣红军“三杰”。1930年6月,按中央的部署,将红五军升编为红三军团。新成立的红三军团辖第五、八两军,约17000人。红八军是在红五纵队的基础上扩建的,由李灿任军长,何长工任政委。

1930年7月,李灿由于多次负伤和劳累,带病的身体已无法坚持工作了,党组织决定让他离开部队去上海治病。他化名胡平,称湖北孝感人,住进了吴淞口附近的一所疗养院。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李灿的爱国热血在沸腾,他抱病请求党中央分配工作,再披戎装上战场。不幸,被国民党特务跟踪,被捕入狱。敌人对他严刑逼供,李灿宁死不屈,最后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时年31岁。

 

袁国平 丹心向党矢志不渝

 

袁国平(1906-1941),湖南宝庆袁家台村(今属邵东)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左翼宣传队第四纵队队长。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秋参加南昌起义,随起义军南下广东。

1928年春任新成立的工农革命军第五师师长。1929年入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宣传部部长。1930年夏任红五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政治部主任。同年秋任红三军团前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后兼红八军政治委员。参加领导两次攻打长沙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理主任。荣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8月任重新成立的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理主任。

1936年2月军委随红一方面军主力东征,成立军委后方政治部,任主任。6月任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政治委员。1937年初任红军大学步兵学校(对外称教导员)政治委员,曾兼中共陇东特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常务委员、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善于宣传鼓动,重视思想教育,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贡献。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途中牺牲。

 

胡筠 备受彭德怀赞赏的女将

 

胡筠(1898—1934)原名昀,又名咸慎,字敛容,平江大坪乡人。从小性格开朗豪放,刚强好胜,爱读《岳飞传》,以古代女英雄自励。19岁出嫁时,她什么嫁妆都不要,唯独带去了家里的四大杠藏书。

1923年,她冲破封建家庭的禁锢,考入启明女校。在阻止英油起岸斗争中,冲在最前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军独立团,考取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为中国大革命的第一代女兵。毕业后,奉命回平江组织武装斗争,任北乡特委书记。她以继续升学为名,从婆家要了一些金银,装成阔太太,到通城买回7支枪,组成一支50多人的游击队,转战在幕阜山区,人称“幕阜山下女司令”。平江起义时,她率县委机关和游击队进城与起义部队会师。历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五军第一纵队党代表、湘北特委书记兼赣北独立团团长、湘鄂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长。在反“围剿”战斗中,她火线产子,将孩子草草包裹后交别人带走,自己则继续指挥战斗。彭德怀赞赏她革命坚决,打仗勇敢,是一位“难得的女将”。

1932年3月任省互济会主任、省委党校教务主任。1933年6月被诬为“AB团”分子, 1934年4月,在平江和铜鼓交界的三溪坳冷水井被杀害,年仅36岁。1945年平反昭雪,195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涂正坤 艰苦卓绝洒热血

 

涂正坤(1897—1939)原名正生,嘉义谢江人,缝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做裁缝进入北洋军阀驻平江司令部,为北伐军刺探军情。后任区农协委员长、区委书记兼游击队长。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7月率游击队策应平江起义,参与创建红五军和开辟湘鄂赣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任中共平江县委书记,率领全县游击队、赤卫队及工农群众支援和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1931年9月,当选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执委常委、财政部长, 1933年至1934年,先后任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长和省军区修(水)铜(鼓)宜(丰)奉(新)边作战分区政委。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受命留在湘鄂赣边区,与傅秋涛等人率领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一次遭敌突袭,旗手阵亡,红旗被夺走,他们转移到一个岩洞休整,他用被面,连夜制成一面红旗,并缝上“战斗到底”四个大字。第二天清早,战士们在红旗指引下,又转到另一个岩洞。这时,敌人押着涂的母亲上山,妄图引诱涂正坤下山投降,他眼看母亲遭受敌人毒刑摧残,为保存游击队,忍痛没有下山去救母亲。母亲的血映红了杜鹃,涂正坤母子成为京剧《杜鹃山》英雄人物的原型。

1937年2月,涂正坤任湘鄂赣省委书记。湘鄂赣苏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湘鄂赣省委改为特委,他任特委书记,以新四军上校参议的公开身份,领导边区的抗日支前和恢复发展党组织的秘密工作。他将女儿送上抗日前线,把组织上给他治肺病的青霉素让给伤病员,把自己穿的棉衣送给军属。短时间里,平江就有300多名青年参军,70多名伤病员痊愈重返前线。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涂正坤在惨案中壮烈牺牲,时年42岁。

 

 岳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