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考证 > 史志考证 > 正文

《岳阳楼记》背后的湖南临湘人张尚阳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10-13 12:00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把巴陵胜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近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但范仲淹从来没有到过岳阳,这已是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那么,范仲淹为何对岳阳楼,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景观如此熟悉呢?一直以来比较正统的说法是滕子京把《洞庭晚秋图》寄给了范仲淹,他根据图画写出的文章。对此,历代都还存在争议。确实,单凭一幅画能写出这么美妙生动的文章,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据历代《临湘县志》《张氏族谱》等历史资料有关记载推断,范仲淹之所以对岳阳十分熟悉,写出了千古奇文《岳阳楼记》,这和与他共事多年的湖南临湘人张尚阳向他介绍了家乡岳阳密不可分。

张尚阳(1011-1078),出生于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所辖临湘市聂市镇老街南端张家门碧峰潭。其父张实万生有三子:长子张尚祖,宋真宗咸平五年王曾榜进士,是临湘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仁宗庆历时任河南东京府尹,累官至节度使平章军国事(位同宰相);次子张尚宗,宋真宗参政鲁宗道之婿,赠郎中太史;三子张尚阳,少年时代在家乡入学乡塾,攻读经史,后来,随在朝为官的哥哥赴京深造,拜太史鲁宗道为师,这鲁大师本是张尚祖二哥的岳父,所以对张尚阳教授课业也是不遗余力,加之张尚阳聪慧好学,先前基础扎实,又求知若渴,很快学业锐进,一时声震京城。张尚阳因此被仁宗皇帝看中,挑选为附马,与升平公主结为伉俪。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其职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吧。皇上命29岁的张尚阳以附马都尉随往,也就是当参谋长吧,协助范仲淹主持西北防务。当时,对于西夏的侵扰,朝廷大多数官员主张出兵征讨。而宋夏交战多年,宋军每战必败。原因就在“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续资治通鉴长篇》卷204)。范、张等人根据这种分析,力排众议,上书仁宗皇帝,主张采取防御为主、攻守结合的战略。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作为屏障,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骑射的当地百姓补充军队,招还流民兴垦营田,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朝廷采纳范、张的主张后,宋朝的防御力量大为增强,西夏军队无可奈何,同意接受招抚政策,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达成了庆历议和,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庆历三年,范仲淹提出均公田、减徭役、兴水利等十条建议,张尚阳因为是皇帝的乘龙快婿,自然可以利用其特殊的“驸马”身份和过人的才智为范仲淹多方周旋。范仲淹的改革主张大部分为仁宗采纳,并诏告天下,史称“庆历新政”。张尚阳政绩昭著,得到皇上重视。1050年,张实万去世后,敕封紫金光禄鱼袋大夫,仁宗皇帝亲自撰写祭文,文中对张尚阳大加赞赏:朝廷赖其赞襄,边防得其谋议,他日垂绩凌烟,谅公为之色喜。

张尚阳父亲实万公嫡裔中出了26位进士(宋代15位,明代11位),有的叔侄同榜,有的兄弟同榜,实属绝无仅有。这其中,出了四位宰相(张尚祖、张治、张居正、张瑞图),一位哲学家(张载),一位书画家(张瑞图),堪称“中国进士第一门”。临湘市委宣传部原部长戴新武著有《中华进士第一门》一书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引起海内外张氏后裔的广泛关注。

张实万的墓地在今临湘市聂市镇荆圣村炮铺组八屋后山上,至今保存完好,墓碑上面宋仁宗所撰祭文清晰可见。1992年11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湘鄂等地张氏后人一直把张实万供奉为江西迁湘始祖,历来祭祀香火延续兴旺。

从1040年到1043年的三年间,范仲淹和张尚阳在共同驻守西北边防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此期间,他们互相都介绍过自己的家乡,都对彼此的家乡有了较深的了解。临湘本是地处洞庭湖畔的长江出口处,距岳阳楼也不足百里,张尚阳自然十分熟悉。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恰好是在他们共事之后不久的1046年。所以,张尚阳向他介绍过的岳阳有关景物就为他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才使得《岳阳楼记》写得好象作者亲历其境,情文并茂,成为传世经典。

             (临湘市史志办  刘晓瑜)